醫療衛生歷史篇:日治時期


  • 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侵佔臺灣南部(1874)所拍攝照片

    牡丹社事件


  • 霍亂弧菌

    西方進入「細菌學時代」

    柯霍發現霍亂弧菌

  • 甲午戰爭


  • 澎湖島千人塚

    日軍進攻澎湖:戰傷輕微,傳染病重創

    簽訂馬關條約 / 乙未戰役

  • 濱野彌四郎

    巴爾頓來臺擔任衛生工程顧問技師

    濱野彌四郎與之共同來臺整治上下水道

    頒布臨時船舶檢疫手續


  • 巴爾頓

    巴爾頓因探勘臺北水源地區染瘧疾、痢疾


  • 警察對船筏檢疫 (臺北)

    總督府發布「臺灣海港檢疫規則」

+ -

1. 踏上瘴癘之島-日治初期傳染病防治

范燕秋1

1.1. 臺灣熱帶風土與瘴癘之地

  臺灣位處亞熱帶地區,自古以來素以「瘴癘之地」著稱。清代臺灣地方志書或文人筆記多言,臺灣水土多「瘴氣」,行旅人民容易染患疾病。明清時代,軍旅駐防也記載臺灣是「瘴癘」盛行之地。1874年,清國因 牡丹社事件 ,沈葆禎率兵來臺主持防務,然所率領「南北路諸軍、多感染瘴癘,死者數千人」。其實,在同一事件中,發動軍隊的日本這方,日軍佔領臺灣南部期間也遭遇熱病侵襲,結果日軍戰死者僅12人,但病死者高達561人,病況極為慘重。當時日軍並不瞭解這種熱病,姑且稱它為「臺灣熱」,實足以傳達臺灣熱帶風土所造成的威脅。
  事實上,漢人文書中的「瘴癘」,或者日軍所謂「臺灣熱」,都是指臺灣自然環境有關的傳染疾病。在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之後,日本殖民所引進西方近代醫學,才逐漸揭開這些疾病神秘的面紗,並展開有效的防疫措施,將臺灣社會推入近代公共衛生的時代。

TM 04 01 0001沈葆楨
TM 04 01 0002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侵佔臺灣南部(1874)所拍攝照片

1.2. 乙未戰役與日本軍隊爆發的傳染病

  十九世紀中葉,日本經歷明治維新,建立近代國家之後,仿效西方國家向外侵、擴張,從1874年首次侵占臺灣,至1894年甲午戰爭戰勝清國,成為亞洲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1895年 5月,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和約,割讓臺灣,臺灣紳民成立「臺灣民主國」,反抗日本佔領,為臺灣近代史的「乙未戰役」。

TM 04 01 0003

國寶:臺灣民主國國旗。圖像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olding Institution: National Taiwan Museum(TM_04_01_0004)

  1895年3月,日本首先派軍隊進佔澎湖,日軍於短時間佔領澎湖,戰場傷亡輕微,總計死亡3人,受傷27人。不過,澎湖的日軍部隊隨即爆發傳染病流行,以霍亂最為嚴重,當時日軍動員總數為6194人,霍亂患者1945人及病死者多達1247人。這些日軍病死者合葬的墓地,就稱為「千人塚」,為日治時期澎湖地方史蹟,見證當年戰役日軍病死之慘烈。

TM 04 01 0004澎湖島千人塚
TM 04 01 0007臺灣神社 (臺北)
TM 04 01 0005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同年5月,日本派遣由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率領的近衛師團來臺灣接收,稱為「征臺戰役」。不過,日軍征臺戰役遭遇最大的阻力,並非抗日武裝勢力,而是感染傳染病死傷。至1895年11月為止,日軍征臺戰役的傷亡總計是:戰死164人、負傷515人、病死4,624人,以及患病者26,094人,後兩項總數超過日軍動員總數的二分之一,以及病死者是戰死的28倍之多。就疾病分類統計,顯示日軍患死者以傳染性疾病為主,患者以熱病瘧疾佔多數,病死者則以霍亂為最多。事實上,近衛師團團長北白川宮也感染瘧疾,而病死於臺南,是死於臺灣的第一位日本皇族,日本為此興建臺灣神社,以他為主祀神衹。

TM 04 01 0006日本人繪製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征臺路線

1.3. 日軍部隊防疫的困難與影響

1895年乙未戰役期間,為何日軍部隊遭遇如此嚴重的傳染病流行?依據當時擔任隨軍軍醫 堀內次雄 的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日本對於臺灣的風土疾病所知有限,由於尚未調查臺灣的地方病及傳染病,無法著手防治疾病。二是臺灣缺乏衛生保健設施,面對霍亂流行,因缺乏飲水設施,也未有海港檢疫設施,難以控制它。三是預防醫學研究的侷限,當時 細菌學 還很粗淺,預防法與治療醫藥也不完備。

TM 04 01 0008軍醫:堀內次雄軍醫:堀內次雄
TM 04 01 0009臺北城內陸軍野戰病院

  在十九世紀中葉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確立以西方近代醫學取代傳統漢方醫學, 堀內次雄 是以西方醫學的立場,指出當時西方醫學對於傳染病研究,雖歷經 細菌學 革命,但仍在起步階段。同樣基於西方醫學觀點,他提出傳染病防治的基本方法,包括疾病的科學調查,了解傳染病傳播媒介,以及必要的衛生設施等。同時,他以親身經歷指出:由於日軍「征臺之役」受創於傳染疾病,日本認知臺灣統治最迫切、也最困難的問題是衛生工作。也因此,臺灣總督府於治臺之初,就重視衛生改善工作。

TM 04 01 0010近衛師團軍醫部《征臺衛生彙報》

1.4. 阻擋傳染病入侵的衛生設施-海港檢疫

依據日軍在乙未戰役遭遇的傳染病問題,以霍亂造成最多病死者,其中背景因素是十九世紀發生五次世界性霍亂大流行,形成東亞地區霍亂流行系統。因此,乙未戰役日軍爆發的霍亂流行,是軍隊從外部帶入臺澎地區,包括從日本帶來,以及日清戰爭戰場帶入。
  不過,十九世紀霍亂大流行也被視為「衛生之母」,即催生霍亂防治措施,包括防範傳染病自外部傳入而施行檢疫,以及公共衛生改善工程,如提供乾淨的飲水和排除污水。因此,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之後,前一年 (1894) 廣東香港爆發鼠疫流行,鼠疫入侵與臺灣交通頻繁的廈門一地。1896年 4月,總督府制定船舶檢疫假 (臨時) 手續,於五個港口施行船舶檢疫,為臺灣施行海港檢疫的開端。1899年 8月,總督府以律令公佈臺灣海港檢疫規則,依據日本海港檢疫法施行檢疫。這也是日本取得國家檢疫權之後,隨即將檢疫制度移植臺灣的行動。

TM 04 01 0011警察檢查渡船場 (士林)
TM 04 01 0013警察對船筏檢疫 (臺北)
TM 04 01 0012為防治霍亂 警察取締水果攤販

1.5. 傳統瘴氣論與上下水道設施

十九世紀,因世界性霍亂大流行的衝擊,西方醫學在發現霍亂病原菌之前,受傳統瘴氣論的影響,重視兩方面的衛生設施,一是鋪設下水道,排除污水;二是建設上水道,提供乾淨飲水。日本明治維新後,為防治霍亂,也建設同樣的衛生設施。日本治臺之初,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受聘為總督府衛生顧問,自始重視衛生設施。1896年,後藤氏推薦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1856-1899) 來臺,擔任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技師,負責城市衛生工程調查與規劃。

TM 04 01 0014巴爾頓
TM 04 01 0019臺北水源地全景

  Burton為英國蘇格蘭愛丁堡人,專長衛生工程,1887年受聘前往日本擔任內務省衛生局衛生工程技師,兼 (東京) 帝國大學工學部僱用教師,實際是日本最早的衛生工程講座教授。Burton為協助防治霍亂,前往日本各主要城市進行環境衛生調查,提出上水道及衛生改善計畫書,尤其重要在完成首都東京市上下水道規劃。
  1896年,Burton以貢獻專業給臺灣的心情,與他的學生濱野瀰四郎來臺任職。為了確立臺灣的衛生工事,除調查臺北城內及漢人市街衛生之外,也前往上海、香港、新加坡等華人與洋人混合居住地考察。據此,他提出以衛生觀點,對於都市計畫、建築與上下水道做整體規劃。1898年,總督府公布的環境衛生法規,就是以他的規劃為依據。1897年初,Burton因探勘臺北水源地感染瘧疾。其後,又罹患痢疾。1899年,他完成基隆水道調查設計後,因舊疾復發,返回東京治療,於同年8月不幸病死。他設計的衛生工程,則由 濱野彌四郎 接手完成。

TM 04 01 0017水道分佈圖 (1918)
TM 04 01 0015濱野彌四郎TM 04 01 0018臺北水道過濾池施工過程TM 04 01 0016臺南上水道施工過程

1.6. 細菌學時代與傳染病防治之展開

1883年,德國醫學者 柯霍 (Robert Koch,1843-1910) 發現霍亂弧菌 (vibrio cholera) ,標誌著西方醫學進入 細菌學 時代,也主導防疫工作方向。因此,傳染病防治重要措施是對於感染或疑似感染者 (帶菌者) ,進行隔離管控或醫療,以避免傳染病的擴散。以及由國家公告、指定特定傳染病,也就是法定傳染病概念,以防範或預防其傳染、擴散。1896年10月,總督府以律令發布臺灣傳染病預防規則,指定鼠疫、天花、霍亂、傷寒、痢疾等八種法定傳染病,明定防疫措施包括設置檢疫單位、患者隔離、交通遮斷、患死者處理及其醫師報告患者的義務,為總督府施行傳染病的依據。如圖一日治時期臺灣法定傳染病統計,反映總督府對於主要傳染病的防治成效。不過,要了解傳染病防治如何催生公共衛生,則唯有考察個別傳染病防治的過程。

TM 04 01 0020霍亂弧菌
TM 04 01 0022霍亂預防注射
TM 04 01 0021霍亂檢驗
TM 04 01 0024日治時期台灣法定傳染病統計

2. 後藤新平與日治初期公共衛生的建立


  • 後藤新平

    後滕新平提出臺灣鴉片漸禁政策

    設計醫院及公醫制度


  • 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

    臺北病院院長:山口秀高在院內開設「士人醫學講習所」


  • 兒玉源太郎

    新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 上任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長:後滕新平 提出「治臺新方案」


  •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創立「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培養臺灣人現代醫學人才

    設立「臺灣傳染病及地方病委員會」


  • 臺灣人吸食鴉片的慣習

    臺灣吸食鴉片者16萬餘人


  • 臺灣醫生免許規則

    公布「臺灣醫生免許規則」

    日本衛生技師: 高木友枝 受聘來臺


  • 1899-1925年臺灣人口死亡率統計

    鴉片漸進政策臺灣殖民政府得以財政獨立

    在臺日人死亡率低於臺人及日本本國人


  •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

    設計「臺灣總督府研究所」


  • 保甲組織協助傳染病防治

    臺灣重大傳染病逐漸被控制,城市環境衛生大幅改善

  • 反殖民政治運興起加上國際衛生運動影響,臺灣人反對鴉片特許

  • 臺灣吸食鴉片者降至2萬餘人


  • 臺北更生院

    臺灣民眾黨反對鴉片新特許運動,設立「臺北更生院

+ -

2.1. 面對熱帶殖民的挑戰-後藤新平的提案

臺灣是日本近代第一個海外殖民地,也是熱帶殖民地。在1895年乙未戰役期間,日軍部隊遭受各種傳染病侵襲,病亡者眾多,耗損嚴重,證實臺灣統治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是熱帶風土疫病問題。在日治初期,臺灣統治處於極不穩定狀態,原因除了臺灣人的武裝抗日行動之外,駐臺日軍部隊和日本官員飽受風土疾病傳染的威脅,死亡率偏高。1898年,後藤新平以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長之職,提出「治臺新方案」,檢討臺灣統治的各種困難,列舉要項之一就是「惡疫瘴癘未除」,顯示克服傳染病問題成為施政的目標。

TM 04 02 0001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TM 04 02 0002臺灣全島圖

2.2. 生物學原則的統治與公共衛生的運用

  後藤新平 (1857-1929) ,是醫師出身的衛生行政官,也是創建日本近代公共衛生基礎者之一。1896年,在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任職上,關注臺灣統治如何處理臺灣人的鴉片吸食問題,並提出臺灣鴉片漸禁政策,為日本中央所採納,因此受聘為總督府衛生顧問,負責規畫臺灣鴉片制度與衛生制度。1898年4月,因新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選任,轉任總督府民政局長,主掌殖民地行政事務。他面對臺灣統治的各種難題,採取生物學原則的統治,也就是科學殖民政策。
  所謂生物學原則的統治,特點在重視科學調查、善用人才,以及採行漸進措施。依據後藤新平所提出的比喻,鯛魚的眼晴長在頭的兩邊,比目魚的眼晴長在頭的一邊,就像比目魚的眼晴不能取代鯛魚的眼晴,一個社會的習慣和制度是長久以來因應需要形成,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能貿然更改。因此,統治臺灣的當務之急,是對臺灣的舊慣制度進行科學調查,而後採取順應民情的施政,不可貿然以日本的法制取代臺灣的舊慣,否則就是文明的暴政。依據他這種理念,為克服風土疫病問題,必須建立近代衛生制度,運用科學醫學進行疾病調查、研究,並順應臺灣社會習慣,才能推行有效的防疫工作。

TM 04 02 0004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
TM 04 02 0003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TM 04 02 0005臺灣慣習記事封面

2.3. 鴉片漸禁政策與總督府財政獨立

日本治臺之初,針對臺灣人所擬定的第一項衛生政策,是後藤新平提出的鴉片漸禁政策,也符合他的生物學統治策略。當時日本官方對於臺灣人吸食鴉片問題,多數主張應該嚴禁,但最終是他的建議勝出,原因是基於鴉片專賣的財政收入,以及嚴禁論造成臺人的反抗心理。後藤氏規畫的鴉片政策有三項特點,一是鴉片由總督府專賣,由官方在各地指定專門藥店販售鴉片,二是醫師診斷為煙癮者,才發給鴉片吸食牌照 (阿片吸食特許鑑札) ,方可購買到鴉片煙;三是對鴉片課以高稅,總督府坐收巨額的專賣獲利,也使得臺灣經營從原本的負債,至1905年達成財政獨立,不必再仰賴日本中央財源。
TM 04 02 0006

臺灣人吸食鴉片的慣習

  這項政策施行之後,臺灣鴉片吸食者從1900年統計的16萬餘人,至1928年減少為2萬餘人,鴉片吸食者人數逐漸減少。不過,這並不是漸禁政策的成效,而是有幾項背景因素,一是鴉片煙癮者的自然死亡;二是在殖民地近代教育傳授鴉片危害相關知識;三是1920年代臺灣人主體意識覺醒,反殖民政治運動興起,以及國際衛生運動影響,臺灣人開始反對鴉片特許制。1930年,由臺灣民眾黨領銜的反鴉片新特許運動,迫使總督府修正鴉片政策,並設立「 臺北更生院 」,委由醫學博士 杜聰明 負責鴉片煙癮矯治工作,鴉片問題才真正進入漸禁的階段。

TM 04 02 0007醫學博士:杜聰明
TM 04 02 0009臺北更生院TM 04 02 0008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2.4. 近代衛生制度與傳染病防治

1896年,後藤新平最初對於近代衛生制度的規劃,除衛生法規之外,也選派日本優秀的專業人才來臺任事,包括發布傳染病預防規則,設立醫院及公醫制度,推薦東京大學工學部講師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規劃衛生工事,以及推派 山口秀高 擔任臺北病院院長。1898年初,他擔任總督府民政局長之後,重新整備近代衛生制度,目標在落實傳染病防治。
  所謂衛生制度,包含兩個相輔相成的近代組織,一是近代醫療體系,另一是衛生行政組織。當時殖民地近代醫療體系之建立,首先是設立醫院與公醫制度,其次是為充實殖民地醫療人才,培養臺灣本土醫師。其中,最早設立的公立醫院於1898年起直轄總督府,改稱府立醫院,成為各主要城市的現代化醫院。1896年,創設公醫制度,公醫配置於各地,執行醫療與公共衛生工作。1897年4月,臺北病院院長 山口秀高 在院內開設「土人醫學講習所」。1899年3月,創立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為培養臺灣人現代醫學人才的搖籃。

TM 04 02 0013臺灣醫生免許規則
TM 04 02 0010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TM 04 02 0011臺灣總督府研究所
TM 04 02 0012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

 

  同時,為執行臺灣的風土疫病調查,1899年設立「 臺灣傳染病及地方病調查委員會 」。1906年,設立臺灣總督府研究所,為醫學研究機構。另一方面,為順應臺灣人傳統醫療習慣,1901年公布「臺灣醫生免許規則」,實施漢醫檢定考試,但僅舉辦這一次,以限制漢醫發展。也就是一方面擴充近代醫學系統,但同壓制漢醫發展,以確立近代醫學體系。
  至於衛生行政組織,當時日本的衛生行政歸屬警察行政系統,在臺灣,則善用傳統的保甲制度。1898年,總督府為縮減行政費用及維持舊慣,納編傳統地方自治組織-保甲制度,並結合日本警察行政系統,形成貫徹臺灣社會基層的行政組織,一種便宜、但強制性的行政運作。當時警察保甲組織不僅執行衛生事務,界有而包含廣泛的基層行政。警察不只是打擊犯罪,也打擊病菌。

TM 04 02 0014殖民政府宣傳的衛生警察形象
TM 04 02 0015保甲組織協助傳染病防治TM 04 02 0016保甲長職務

2.5. 公共衛生的建立與鞏固臺灣統治

  1901年,日本衛生技師 高木友枝 受聘來臺,擔任總督府衛生課長,主持臺灣衛生行政,展開以鼠疫為首的防疫工作。至1910年代,臺灣的重大傳染病如霍亂、鼠疫逐漸被控制,城市環境衛生大為改善。1905年之後,在臺日人死亡率不僅低於臺人,也比日本本國人死亡率低,顯示日本人在殖民地獲得良好的健康照顧。此一結果,不僅在鞏固殖民地統治,有利於殖民政治和經濟發展;同時,也奠定臺灣公共衛生的發展,有助於現代社會的建立。

TM 04 02 0017公共衛生建設:市街改正前後日本人市街
TM 04 02 0018公共衛生建設:市街改正前後臺灣人市街
TM 04 02 0019臺灣總督府衛生課長:高木友枝
TM 04 02 0020警察醫檢驗出發。圖像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TM 04 02 00211899-1925年臺灣人口死亡率統計

3. 日治前期臺灣的鼠疫防治


  • 北里柴三郎

    中國南方、香港發生鼠疫流行

    細菌學者耶爾辛、北里柴三郎發現鼠疫桿菌


  • 東京帝國大學細菌學家:緒方正規

    總督府先在臺北市街發現鼠疫病例

    聘請學者 緒方正規 、山極勝三郎來臺調查鼠疫


  • 1905年在臺灣各地日本陸軍部隊鼠疫患者分布圖

    鼠疫再入侵臺灣中部地區

    形成臺北中南三個鼠疫流行系統

  • 總督府發布「臺灣海港檢疫規則」


  • 鼠疫病死者與患者統計對照表

    全臺鼠疫流行嚴重病死者超過三千人


  • 高木友枝

    日本防疫專家高木友枝受聘來臺主持防治


  • 1919年臺北廳實施家戶大清潔

    總督府頒布「大清潔法實施規程」

  • 全臺鼠疫平息

+ -

3.1. 日本治臺初期的黑死病

  鼠疫是存在老鼠與跳蚤之間,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常藉著跳蚤傳染給老鼠與人類。臺灣話稱它為「猫鼠症」 (鳥鼠仔症) ,日文稱為「百斯篤」 (ペスト) ,是仿照英文的Pest發音而來。鼠疫因感染的症狀不同,可區分為︰淋巴腺鼠疫、肺鼠疫、敗血性鼠疫三種類型。在人類歷史上,曾發生多次鼠疫大流行,十四世紀歐洲所發生的鼠疫肆虐,造成上千萬人口死亡,以致使當地人口銳減;由於患者皮膚出現血斑,臉部腫脹,最後全身長滿黑斑而死亡,因此稱為黑死病。其實,這是敗血性鼠疫的典型症狀。1910年代,中國東北地區爆發的鼠疫大流行,是經由呼吸道傳染的肺鼠疫。1896年,就在日本治臺之初入侵臺灣的鼠疫,則是呈現淋巴腺腫大的腺鼠疫。

TM 04 03 0001臺灣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容易帶菌的鼠類

3.2. 細菌學新發現與鼠疫伴隨日本殖民入侵臺灣

  十九世紀末,中國南方發生鼠疫流行,1894年傳到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引發國際間科學家的關注。 細菌學 家法國 耶爾辛 (A. Yersin) 和日本 北里柴三郎 先後前往香港,調查鼠疫發生的原因。結果,兩人分別從患者身上發現致病的病原體鼠疫桿菌。在近代醫學史上,這件事是鼠疫 細菌學 的重大發現,也象徵 實驗室醫學 時代的來臨。

TM 04 03 0002北里柴三郎
TM 04 03 0003鼠疫桿菌

1894年香港鼠疫發生不久,由於閩南地區頻繁的船舶往來,鼠疫也入侵臺灣。1896年,總督府先在臺北市街發現鼠疫病例,隨後證實臺南市街早已淪為疫區;1897年,鼠疫再入侵中部地區。就此,形成臺灣北中南三個鼠疫流行系統,迅速蔓延西部各主要市街。殖民當局為防止鼠疫擴散,依據傳染病防治規則,進行病患調查與隔離措施,但引起臺灣人的恐慌,當成新政府的暴政,以各種方式逃避和抗拒。臺灣成為鼠疫疫區,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也威脅殖民統治的穩定。殖民當局將黑死病與武裝抗日的「土匪」相比,可知鼠疫流行所造成的嚴重威脅。

TM 04 03 00041905年在臺灣各地日本陸軍部隊鼠疫患者分布圖

3.3. 高木友枝主持防治大計與人鼠大戰

  十九世紀末,醫學家雖然發現鼠疫病因,但鼠疫流行的途徑仍然不明。1896年12月,殖民政府為解明鼠疫如何傳播,聘請東京帝國大學兩位學者 緒方正規山極勝三郎 來臺調查,證實鼠類身上帶有病菌的跳蚤才是傳播媒介。這項調查成果,解答鼠疫流行機制,確立有效的防疫方法。

TM 04 03 0005東京帝國大學細菌學家:緒方正規
TM 04 03 0006感染鼠疫的跳蚤

  1901年,全臺鼠疫流行嚴重,鼠疫病死者超過三千人,總督府決定展開鼠疫防治工作。1902年,日本防疫專家 高木友枝 受聘來臺主持防治工作,並確立以撲滅老鼠為防疫大計,展開防疫措施,包括教導民眾捕鼠方法,如運用捕鼠器及毒鼠藥;動員社會大規模捕鼠,以柔性的利益引誘,懸賞獎金收購鼠隻,或者以強制的保甲規約,規定各家戶義務捕鼠,否則處以罰金。同時,施行市街重新規劃,或者拆除鼠疫傳染家屋,以及厲行環境清潔和消毒。由於近代 免疫學 發展,在鼠疫流行區也施行預防注射,圖增強民眾免疫力,但也引起民眾的恐慌。

TM 04 03 0007日本防疫專家:高木友枝
TM 04 03 0009基隆防鼠壁

  同時,為防堵鼠疫入侵,也加強海港檢疫。1899年,總督府發布「臺灣海港檢疫規則」,配合傳染病防治法規,在各港口對船舶施行傳染病檢查事宜。另為防堵境外鼠疫入侵,基隆、淡水、高雄各港口設置防鼠壁、灌瓦斯,以及燻蒸等除鼠設施。

TM 04 03 0010臺北細菌檢查所
TM 04 03 0008基隆檢疫所

3.4. 鼠疫防治深入臺灣社會:家戶大清潔與日常生活衛生

  日治初期臺灣發現鼠疫流行之後,總督府通令地方官廳施行消毒清潔或臨時大清潔。由於鼠疫年年發生,各地方大清潔成為例行事務。1905年,總督府公布「大清潔法施行規程」,規定地方廳長每年春秋兩季公布大清潔施行日期、地點及施行重點,並由警吏、庄長、保甲幹部到各家戶徹底檢查,以收實效。在清潔法施行的過程,保正帶領巡查、警吏,挨家挨戶檢查,貼上清潔和不清潔的分類標籤,不清潔者須打掃,到查驗合格為止。這種每年定期舉行的大清潔,逐漸成為保甲幹部自發的行動,也轉化為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M 04 03 0011嘉義地區感染鼠疫的傳統家屋
TM 04 03 00131919年臺北廳實施家戶大清潔
TM 04 03 00121914年鼠疫流行地嘉義樸仔腳捕鼠情況
TM 04 03 0014警察撲滅鼠疫的宣傳海報

3.5. 臺灣社會沉默的抵抗與適應

  二十世紀初期,西方醫學對於鼠疫尚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防疫重點在控制傳播媒介鼠類,以避免鼠疫傳播和擴散而已。不過,鼠疫流行的衝擊造成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緊張關係。對於臺灣人而言,無論鼠疫流行本身,或者殖民官廳厲行防疫措施,都造成日常生活的衝擊。
  由於官廳鼠疫防治措施,包括:警察訪查家戶以發現患者,將患者送往隔離治療,焚毀患者衣物,對患者住宅和週邊加強環境清潔,以及患者住宅封閉七天不准進出。疫情嚴重者,封禁患者住宅近20天,以及拆除和焚毀患者家屋。這些措施造成人民惶恐,以致發生逃避檢疫和藏匿患者的情形。

TM 04 03 0017嘉義避病院

  當時臺灣人面對鼠疫流行,最初普遍反應是仰賴傳統信仰,祈求神靈護祐。其後,地方士紳也商議延請漢醫救治人民,可見仕紳崇尚社會救濟的傳統,轉化為推動公共衛生的行動。同時,漢醫積極參與防疫工作,也緩和臺人對於防疫措施的排斥,使防疫工作呈現新舊文化混合的性質。

TM 04 03 0018漢醫:黃玉階
TM 04 03 0015北港避病院
TM 04 03 0016彰化避病舍

3.6. 鼠疫催生臺灣的公共衛生

  日治前期,臺灣的鼠疫流行長達二十餘年,至1918年全臺鼠疫終於平息。就在防疫工作推展過程,也孕育臺灣公共衛生的形成。臺灣這場大規模地鼠疫流行之所以平息,不僅是官廳防疫措施奏效,也是地方商紳和漢醫合作參與,以及地方保甲壯丁團勞動、協力的結果。顯然的,日至前期臺灣鼠疫流行的終結,是政治社會多元力量匯聚,以及新舊文化共同協力的成果。

TM 04 03 0019鼠疫病死者與患者統計對照表

4. 臺灣瘧疾防治與熱帶衛生


  • 金雞納樹

    法國化學家萃取金雞納樹皮製成「奎寧」為抗瘧藥物


  • 瘧原蟲

    法國軍醫拉韋朗證實瘧疾致病原因為「瘧原蟲」


  • 蚊子與瘧疾的關係

    英國駐印度軍醫羅斯提出「蚊媒說」

  • 日軍每年軍力因瘧疾耗損高達50%以上


  • 三種瘧蚊

    日本學者先後發現七種臺灣瘧蚊

    駐臺日軍實施防瘧試驗

  • 總督府首先在北投試行奎寧藥物治療


  • 新化瘧疾防治所

    總督府制定「瘧疾撲滅計畫」

  • 總督府制定12個特別防治區

  • 總督府制定18個特別防治區

  • 總督府公布「瘧疾防疫規則」


  • 顧雅文1910-1931年瘧疾防遏區與死亡率分佈圖

    瘧疾特別防治區超過100個


  • 蔡秋桐

    蔡秋桐發表[奪錦標]小說諷刺瘧疾防治


  • 瘧疾分佈圖

    瘧疾特別防治區達到197個

  • 世界衛生組織登錄臺灣為瘧疾根除地區

+ -

4.1. 熱帶風土病─瘧疾 (Malaria)

  瘧疾,由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常見於溫帶與熱帶地區,臺灣因位處亞熱帶,早期也是瘧疾盛行之地。瘧疾最主要的症狀,為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因此臺灣人稱為「打寒熱」,中文俗稱﹕打擺仔、寒熱鬼、寒熱症。瘧疾的英文「malaria」,日文音譯為「麻剌利亞」,字源是義大利文「mala aria」,意為「瘴氣」,或是Miasma、壞空氣,也有文獻稱為marsh fever沼澤熱),因瘧疾常發生於沼澤地區。在明清時代的地方志書,臺灣被認定為「瘴癘之地」,是「瘧疾」這種傳染病盛行的結果。1895年日軍在乙未戰役中,感染瘧疾而失去戰力者最多;但並不瞭解瘧疾發生的原因,仍稱它為「臺灣熱」,僅運用奎寧治療,而無預防對策。

TM 04 04 0001瘧疾導致脾腫大

4.2. 二十世紀初瘧疾研究的突破與熱帶醫學

  在十九世紀之前,東西方社會都認為瘴氣是導致瘧疾的原因。1880年,法國軍醫 萊伏蘭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發現瘧疾感染者的紅血球有寄生蟲,證實瘧疾的致病原因是「瘧原蟲」 (Plasmodium) 。1897年,英國駐印度軍醫 羅斯 (Ronald Ross) 提出「蚊媒說」,進一步證實瘧蚊 (Anopheles) 為瘧疾的傳播媒介,開啟瘧疾預防醫學的契機,也反映西方 熱帶醫學 研究的突破。
  由於西方 熱帶醫學 的發展,總督府也展開臺灣瘧疾調查研究。1899年,設置 臺灣傳染病及地方病調查委員會 ,開始調查、發現瘧疾流行分布。1901至1903年,日本學者先後發現七種臺灣瘧蚊,為臺灣瘧疾研究奠定基礎。
  關於治療瘧疾的藥物,原產於南美山區的金雞納樹皮(Cinchona)是最早被發現有效的治療藥。十七世紀中葉,歐洲人將金雞納樹皮帶回歐洲使用。1820年,法國化學家從金雞納樹皮萃取有效成分奎寧(quinine),成為著名的抗瘧藥物。至1920年代以前,奎寧仍是主要的抗瘧藥物。

TM 04 04 0004金雞納樹皮包裝
TM 04 04 0003金雞納樹苗木床
TM 04 04 0006三種瘧蚊
TM 04 04 0005瘧原蟲
TM 04 04 0002金雞納樹

4.3. 瘧疾防治與日本駐臺軍隊防蚊試驗

  在乙未戰役重創日軍軍力的熱病瘧疾,日治之後仍是在臺日人最嚴重的熱帶衛生問題。依據日治初期駐臺日軍的衛生統計,至1900為止日軍每年軍力耗損高達50% 以上,前兩年更高達90%至100%,瘧疾為首要禍害。由於軍力為鞏固殖民統治的後盾,維護日軍健康成為殖民當局的迫切工作。也因此,日本在臺灣的防瘧工作,是以駐臺陸軍部隊為開端。1901年至1902年,駐臺日軍部隊營區施行防瘧試驗,主要以蚊帳、防蚊網及面罩等防蚊工具,避免被瘧蚊叮咬,獲致良好成效。從當時留存的照片史料,可見軍人頭戴防蚊面罩站哨,模樣滑稽。由於夏用蚊帳帽是特許品,並非人人都能入手,報紙廣告宣傳這產品可防毒蟲,是旅行良品,更是贈送軍人的最佳禮物。

TM 04 04 0007蚊帳士兵
TM 04 04 0008瘧疾分佈圖

4.4. 瘧疾防治的推展︰運用「對人法」與「對蚊法」

  1900年代,由於總督府展開各種開發事業,造成瘧疾流行升高,使瘧疾防治成為迫切的工作。1909年,總督府首先在北投試行防瘧,對瘧疾感染者投以奎寧治療,這是德國 柯霍 倡導的「對人法」。同時,提倡使用蚊帳、排水、除草等「對蚊法」,以減少瘧蚊棲息空間,試驗結果成效良好。1910年,總督府制定雙管齊下的「瘧疾撲滅計畫」,其一是一般計畫,在一般地區以修築下水道、整理溝渠、竹林、雜草等防蚊法;另一是特別計畫,是指定特別防治區,除施行一般計畫,強制地區居民接受採血檢驗,以及感染瘧原蟲者必須服藥治療。1911年,總督府指定12個特別防治區,展開瘧疾防治工作。
  1913年,總督府公布「瘧疾防遏規則」,明文規定防瘧工作權責和處罰規則,確立以「對人法」為主,兼採行「對蚊法」,並由地方廳執行防瘧工作,以及運用警察保甲組織強制的貫徹施行。不過,由於防瘧成效不彰,瘧疾死亡人數增加,1919年5月總督府公佈瘧疾防遏施行規程,加強驅蚊措施,轉向以「對蚊法」為政策主軸,明訂設立 瘧疾防遏所 和防瘧人員,以及防瘧經費來源。

TM 04 04 0009蘇澳環境整理前
TM 04 04 0010蘇澳環境整理後
TM 04 04 0012鳳山瘧疾防治環境整理前
TM 04 04 0013鳳山瘧疾防治環境整理後
TM 04 04 0014臺中瘧原蟲檢查採集血液情況
TM 04 04 0015蚊蟲孳生池填埋 (彰化)
TM 04 04 0011瘧疾防治學童瘧原蟲檢查

4.5. 臺灣人對於瘧疾防治的感受與回應

  1910年代,伴隨總督府防瘧工作推展,臺灣社會大眾逐漸被納入這場公共衛生的變革。臺灣人民的感受與回應,是另一值得觀察的問題。日治時期曾擔任保正的臺灣文學家 蔡秋桐 ,1931年發表小說〈奪錦標〉,以諷刺的手法,描寫警察大人下令保正動員村民,執行「刈刺竹」、「填窟仔」等防蚊工作,凡未確實執行,則被處以罰金,或連帶處罰。最後,這村庄獲得一等獎,成為「瘧疾防遏作業模範村落」,警察大人也因領導撲瘧有功而升官。不過,當警察大人高升而離去,村內防瘧工作也逐漸停頓、荒廢。這篇作品具體呈現官方以保甲制度監控人民生活,強制配合防瘧工作的不合理,徒增人民生活負擔,因此成效不彰。警察大人離去後,村落的防瘧工作並未持續,也反映官方和民間防疫觀念的落差。相較而言,「對人法」比較容易取得民眾的配合,原因是奎寧的藥效,讓民眾見到患者減輕痛苦的成效,以及不收醫藥費用,不增加人民的經濟負擔。

TM 04 04 0016蚊子與瘧疾的關係
TM 04 04 0017臺灣文學家:蔡秋桐

4.6. 日治瘧疾防治的特點與影響

  日治時期,殖民當局長期推動瘧疾防治,持續至殖民時代結束,從公共衛生而言,有其特殊的時代意義與影響。1911年,總督府展開瘧疾防治工作, 1912年指定18個防治區,1924年防治區超過一百個,至1944年則達到197個防治區。伴隨防瘧工作的逐步推展,其成效反映在瘧疾流行及死亡率降低。不過,由於防瘧經費預算的考量,防治區並未在全臺普遍設置,指定防治區的住民血液檢查最多也佔60-70%。

TM 04 04 0018新化瘧疾防治所

  從當時瘧疾防治區的選定,並非以瘧疾流行嚴重、瘧疾死亡率高為優先考量,顯示殖民當局瘧疾防治的特殊考量。依據臺灣地形空間分析,顯示1910年代的防治區多集中在丘陵地區,1920年代以後增加臺中、新竹丘陵地帶、花東縱谷區及嘉南平原,1930年代後則以花東防治區最密集,高山地區增加防治區。這些防治區變動的意義,在日本人聚集的市街和花東一帶的日本移民村,以及樟腦、鐵道、水庫等官營產業開發政策有關的區域。換言之,瘧疾防治是依據殖民政治、經濟的需要而推展。

TM 04 04 0019顧雅文1910-1931年瘧疾防遏區與死亡率分佈圖

  .不過,日本為推展臺灣的瘧疾防治,對於臺灣瘧疾研究累積豐富的業績,奠定臺灣 熱帶醫學 研究的基礎。日治時期瘧疾防治的實務經驗,藉由全臺灣各地防遏所的工作人員,也成為本土公共衛生的經驗傳承。戰後初期臺灣公共衛生的重大成就,1965年世界衛生組織登錄臺灣為瘧疾根除地區,實奠基於戰前瘧疾研究與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 李尚仁,《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臺北:允晨文化,2012。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臺北:稻鄉,2010。
  • 稻場紀久雄,《都市ノ醫師──濱野彌四郎ノ軌跡》,東京:水道產業新聞,1993。稻場紀久雄,《バルトン先生、明治の日本を驅ける》,東京:平凡設,2016。
  • 飯島涉,《ペストと近代中囯:衛生の「制度化」と社会変容》,東京都:研文出版,2000。
  • 飯島涉,《マラリアと帝國──殖民地醫學とアジアの広域秩序》,東京:東京大學,2005。
  • 范燕秋,〈鼠疫與臺灣之公共衛生(1896-1917)〉,《臺灣分館館刊》1(3):1995,頁59-84。
  • 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7(3):1996,頁133-173。
  • 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收錄於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2008,頁19-53。
  • 張隆志,〈後藤新平:生物學政治與臺灣殖民現代性的構築(1898-1906)〉,《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學術研討會》,臺北:國史館主辦,2001,頁1235-1260。飯島涉,〈コレラ流行與東亞的防疫系統──香港、上海、橫濱〉《橫浜與上海近代都市形成史比較研究》,橫濱:橫濱開港資料普及協會,1995。
  • 顧雅文,〈日治時期臺灣的金雞納樹栽培與奎寧製藥〉,《臺灣史研究》18(3),2011.9:,頁7-91。
  • 顧雅文,〈日治時期臺灣瘧疾防遏政策──對人法?對蚊法?〉,《臺灣史研究》11(2),2004.12,頁185-222。
  • 呂哲奇,〈日治時期台灣衛生工程顧問爸爾登(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對於臺灣城市近代化影響之研究〉,中壢:中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