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篇:戰後迄今 (1945--)

 

  • 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

  • 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


  • 美國第七艦隊在韓戰爆發後協防臺灣

    韓戰爆發,美國援助臺灣,進口替代政策

  • 匯率與貿易制度改革

  • 臺灣出口擴張起點


  • 臺灣通用器材公司生產線,1970年

    美國通用器材公司

+ -

臺灣戰後的高成長

吳聰敏*

1. 薪資: 墨西哥與臺灣

 

  2018年3月19日,美國Forbes (《富比世》) 雜誌刊登一篇文章,題目是:「為何臺灣的工資與墨西哥一樣低?」。文章刊出後,臺灣媒體上出現熱烈討論。不少人認為兩國工資水準相同,正反映臺灣的經濟發展面臨困境。兩天之後,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出新聞稿,指出該篇報導所引用的薪資資料,是由不同基準所計算的結果。若兩國都以美元 匯率 換算,2016年臺灣的平均月薪是2.2倍。1

  Forbes的文章比較臺灣與墨西哥的薪資,這篇文章是否在墨西哥也引發討論?若有的話,主流意見為何?如果臺灣人覺得臺灣的工資與墨西哥相同是表示臺灣的經濟情況不佳,那麼,墨西哥人也有類似的感受?「墨西哥的薪資竟然低到與臺灣相同!」或者,墨西哥人的反應恰好相反?「墨西哥的薪資已經上拉到與臺灣的水準,令人開心!」

  2016年,臺灣的薪資是墨西哥的2.2倍。那麼,四十年前兩國之薪資比較為何?很多臺灣人可能以為,臺灣的薪資長久以來都高於墨西哥。事實並非如此。圖1畫出1960-1990年期間臺灣與墨西哥製造業的平均工資對日本的比例 (日本=100) 。1990年,臺灣與墨西哥的工資都遠低於日本,而臺灣大約是墨西哥的兩倍。但是,從1960年到1980年代中期,臺灣的工資低於墨西哥。1960年,臺灣的工資大約只有墨西哥的四分之一,日本也低於墨西哥。一直到了1980年代中期,臺灣才超越墨西哥。

  為何1960-1970年代,臺灣的薪資那麼低?為何在1980年代中期,臺灣的工資後來居上,超越墨西哥?薪資的高低反映經濟發展的程度。在回答以上問題之前,該我們先釐清薪資與所得水準之關係,以及所得水準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2. 臺灣的經濟:過去與現在

  家庭的所得有兩大來源:薪資收入與資產所得,後者是指利息、股利與租金收入等。大學畢業生剛開始上班,主要所得來源可能是薪資收入。如果他省吃儉用,銀行內有一些存款,每年會有一點利息收入。

  把全臺灣所有家庭的所得加總,除以總人口,即可算出平均每人所得,經濟學使用的名詞是「人均 國民所得 」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 。另外一個常見的名詞是「 人均 GDP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capita,簡稱為 GDP per capita) 。對大部分國家而言,這兩個數字很接近,因此,以下的文字說明將不區分這兩者。2016年,臺灣的人均所得 (一年) 大約 新臺幣 75萬元,折合每個月約6.3萬元。相對的,2016年的大學畢業生初上職場,平均月薪大約是 新臺幣 3萬元。

圖 1: 墨西哥與台灣工資對日本 (製造業) 比值

圖 1:墨西哥與台灣工資對日本 (製造業) 比值

說明:日本工資等於100。1975年開始,取用 Zamora and Kirchmer (2010)。 1960–1974 年, 台灣為製造業日薪 (男女合計)。 墨西哥原始資料 為名目工資指數 (1955 = 100), 本圖由 1976 年的工資反推 1960–1975 年的 名目工資, 在以上期間, 墨西哥對美國採固定 匯率 , 12.5。 以上都以匯率 換算為美元。 資料來源, 台灣: 溝口敏行 (2008), 表 3.12; 墨西哥, Mitchell (2007), 頁 143。

2.1. 全球人均所得

  為了比較各國的人均所得,聯合國於2005年推動「國際比較計畫」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 。在此之前,國際間之所得比較都是以 匯率 換算。但是,各國的匯率常有大幅波動,此外,以匯率換算的數字不一定能反映各國貨幣 購買力 的高低。舉例來說,臺灣2016年的 人均 GDP 大約 新臺幣 75萬元, 新臺幣 對美元的匯率大約30比1,因此,以匯率折算,臺灣的 人均 GDP 大約75/30=2.5萬美元。2016年,美國的 人均 GDP 大約5.8萬美元,因此,臺灣的 人均 GDP 大均是美國的2.5/5.8=43%。

  不過,對一般的消費商品而言,臺灣的平均物價比美國低。以餐廳消費為例,假設臺灣中價位餐廳每人消費金額可能是 新臺幣 300元,而在美國中價位餐廳 (食物內容與臺灣大約相同) 每人消費金額可能要16美元。換言之, 新臺幣 300元 (折合10美元) 可以購買到食物在美國需要花16美元才買得到。經濟學的講法是, 新臺幣購買力 (purchasing power) 比匯率所折算的結果要高。

  2005年所推動「國際比較計畫」,即是把 購買力 納入計算,以此方法計算之結果通常加入PPP三個字母,變成「 人均GDP(PPP)」。依據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 所公布的數字,臺灣2016年的 人均 GDP (PPP) 在全球排名第19,高於日本,英國與法國。2

tme 03 02

圖 2:為2016年世界各國之 人均GDP(PPP)

圖中顏色越深的國家,人均 GDP越高,臺灣是在人均所得最高的一組。資料來源:ourworldindata.org

2.2. 經濟成長與生活水準

  「 經濟成長 」是指 人均 GDP 水準提升,經濟成長率則指 人均 GDP 之上升比率。 經濟成長 為何重要?在20世紀的100年當中,臺灣是全球 人均 GDP 成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由臺灣社會百年來的變動,可以了解 經濟成長 的影響。要了解經濟成長的影響,我們可以回到19世紀晚期的臺灣。

  清治時期,臺灣是一個傳統農業經濟,所得水準低。1868年,李仙得 (Charles W.Le Gendre) 到了雞籠,「此村莊僅有一條狹窄的街道,既無排水溝,污穢物到處積聚。3」四年之後,英國人巴克斯 (B.W.Bax) 與馬偕醫師於1872年底造訪北部山區,途中住宿在中壢的一家旅館,「和一般漢人旅館比較,這一家算是較乾淨的」。馬偕醫師本人在日記裡稱之為 Victoria Hotel,並說這是北臺灣最好的飯店。但他在第一次住宿時的經驗是,「豬群和雞鴨在室內走動,整個房子充滿惡臭。床上沒有墊子和被褥,只有一張骯髒的草蓆。」4

TM 03 0023

圖:馬偕博士來臺第一次投宿的旅社--中壢皇后客棧

  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初到臺北,發現「房舍周圍或院子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初到臺北,發現「房舍周圍或院子中流出污水,到處有沼澤,或是人與狗,豬雜居,雖然到處有公用廁所,但都積滿了糞便。」5不過,日治初期臺灣的經濟開始成長之後,臺灣的生活環境也大幅改善。

TM 03 0001

圖 3:是台北市衡陽路街景從1895到2018年的演變

  左上圖與右上圖是1895年底的景象, 左上圖的石牌坊稱為急公好義坊, 原位於今日的懷寧街與衡陽路交口, 現已移入228和平公園內。 圖中的街道稱為石坊街, 這是今日台北市衡陽路的東 段, 西段在當時稱為西門街。 照片中的遠端為舊臺北府城西門 (目前已拆除), 因 此, 這張照片是由今天228和平公園的位置往西拍照。6

  從石牌坊的位置往西走 (向西門的方向) ,下一個路口重慶南路口。圖3的中間左圖是1915年重慶南路口的街景,從1895年與1915年,經濟發展使臺灣的街景產生很大的變化。日治時期,此一區域稱為榮町,顧名思義,這是臺北最繁華的地區之一。中右圖是1930年榮町的店舖 (亭仔腳) 。

  由重慶南路口再往西走,下一個路口是博愛路口。1932年,臺北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就位於衡陽路與博愛路口。圖3的左下圖是今日 (2018年) 的重慶南路與衡陽路口,右下圖是衡陽路的店舖。圖3的3組照片呈現從1895年開始約120年間臺北的變化。從日治初期至今,臺灣社會有很大的改變,衛生條件改善,生活品質提升,這是 經濟成長 的結果。

  很多人或許以為,任何國家經過100年的發展,衛生條件與生活品質都會有類似臺灣的改變。事實不然。如果你在今天有機會前往經濟發展仍然落後的非洲國家,就會感受到臺灣與這些國家的差異。但是,在19世紀末,臺灣經濟的發展程度與這些國家的差異並不大。換言之,臺灣在20世紀的經濟發展,比一般國家超出許多。

TM 03 0007

圖 4: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市中心 (2009)

  圖 4 是 2009 年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市中心,每天早上擺攤賣菜的影像。 統計資 料顯示, 20 世紀初台灣與尼泊爾的所得水準大約相等, 但是, 2008 年尼泊爾的人均 GDP 大約與台灣 1920 年晚期相等。 日治初期台灣踏上成長之路, 尼泊爾則是長期 停滯, 兩國人均 GDP 的差距因此越來越大。

2.3. 台灣與福建: 1895年

  圖5畫出1905-2010年期間,臺灣與其他5個國家所得水準的長期變動。中國在早期並無可靠的統計,但經濟學家的推測是,臺灣在清治末期,所得水準與福建不會有太大的差異。理由如下:如果臺灣的所得水準遠高於福建,則福建人會來臺灣謀生,而人口的移動會讓兩地的所得水準趨於相同。反之亦然。

tme 03 05

圖5:所得水準之變動

圖中所畫為人均GDP,單位:1990年國際元 (international dollar) 。資料來源:臺灣,1905-1950,吳聰敏 (2017a) ,其他,Maddison (2013) 。

  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臺灣總督府設定1897年5月8日是「住民去就決定日」,臺灣人可以選擇要留在臺灣,或回到中國。根據統計,選擇回到中國的人口不到0.3%7想像有兄弟兩人,1897年時兩人家庭之所得水準相同,但哥哥在1897年決定返回福建,弟弟則留在臺灣。由圖5可以看出,到了1938年,留在臺灣的弟弟的家族,平均所得水準大約變成返回福建的哥哥的2.3倍。到了1980年,弟弟家族的所得水準大約上升為哥哥家族的5.0倍

  兄弟兩人的聰明才智可能差不多,哥哥可能比弟弟更勤奮一些,為何留在臺灣的弟弟家族,平均所得水準會比回到福建的哥哥家族高出那麼多?

  基礎建設與制度變革是日治初期臺灣的經濟開始成長的主要原因。清朝統臺灣212年,清治末期臺灣的經濟制度與福建相同。日治初期開始,總督府推動基礎建設與制度改革。例如,1898年縱貫鐵路動工,1907年全線通車。再加上基隆港與高雄港的疏浚,臺灣本島與日本本土的運輸成本下降,使兩地貿易量大幅上升。

  在制度改革方面,臺灣總督府於1898年推動土地調查事業,1905年完成之後,臺灣建立了現代化的土地產權制度。其他重要的改革包括:建立現代化的法律制度,金融制度,以及治安改善等。

3. 亞洲四小龍 

  圖5所畫出的國家, 經濟成長 的軌跡不盡相同。日治初期,臺灣的 人均 GDP 遠低於美國,日本,與墨西哥。日治時期,臺灣的 經濟成長 率並不低,1938年的 人均 GDP 水準升到最高點,但是與日本與美國的水準仍有相當的差距。不幸的是,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臺灣1945年的所得水準幾乎退回到日治初期。日本1945年的所得也大幅下降。

  二戰結束後,臺灣與日本很快地走上復蘇之路。但是,臺灣戰後初期的經濟復蘇並未直接接上高成長,戰後的高成長事實上是在1960年才啟動。1960年時,臺灣的所得水準很低,僅日本的41%,墨西哥的42.9%,英國的18%8但是,從1960年到2010年期間,臺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遠高於日本與英國,到了2010年臺灣的 人均 GDP 超越日本與英國。

  那麼,是臺灣的成長率特別高,或者,日本與英國的成長率特別低?圖5僅畫出6個國家的 人均GDP ,若把世界各國一起比較,答案是前者,臺灣戰後的成長率特別高。事實上,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不僅是「特別高」,1960–2000年期間,臺灣的 人均 GDP 成長率全球排名第一。臺灣之外,香港,南韓,與新加坡的經濟成長率也很高,以上四個國家合稱「 亞洲四小龍 」。

  有些學者把四小龍持續的高成長率,稱為「 經濟奇蹟 」 (economic miracle) ,意思是說,人類歷史上以往不曾見過如何持續的高成長。對臺灣人而言, 經濟奇蹟 表示在1960–2000年期間,臺灣人的生活水準快速提升。比較20世紀的後40年期間,臺灣,墨西哥,與菲律賓的社會改變,很容易可以看出這一點。

  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蹟 如何出現?經濟學者想要找答案。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官員則想要了解, 亞洲四小龍 的成長模式能否模仿?

4. 戰時經濟

  臺灣從1945年飽受戰爭破壞,到1960年踏上高成長之路,過程相當曲折。國民政府於1949年底撤退到臺灣,1950年上半,面臨中共即將進攻,前途生死未卜,國民政府啟動經濟管制。戰後初期,臺灣經濟政策的訂定與執行, 尹仲容 (1903–1963) 是關鍵人物。他在1952年2月的文章中指出,「臺灣目前的經濟無疑的是一個戰時經濟,也就是管制經濟。9尹仲容認為,在戰時體制下,必須管制才能發展經濟。

4.1. 韓戰與美援

  臺灣1950年代是戰時經濟。但在此之前,臺灣已經歷過兩次的戰時經濟,第一次是1940-1945年,臺灣總督府因應二次大戰的管制。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收之後,臺灣進入第2次的戰時經濟管制。但這一次的戰爭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是國共內戰。

  第2次經濟管制造成造成嚴重的後果:1945-1950年期間,臺灣出現惡性 物價膨脹 。從1946年9月到1949年12月,臺灣的物價約上漲9,000倍10為了解決惡性 物價膨脹 問題,臺灣省政府於1949年6月15日宣布幣制改革,發行 新臺幣 以替代原先流通的貨幣 (後來稱之為「 舊臺幣 」) ,兌換率是1比4萬。省政府實施幣制改革的原因,是希望藉此解決惡性 物價膨脹 問題。1950年代初期開始,臺灣的物價逐漸穩定下來,但是,發行 新臺幣 替換 舊臺幣 並非物價穩定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美國於1950年6月27日開始援助臺灣。

  1950年,臺灣命在旦夕。毛澤東計畫攻打臺灣,而英美情報單位評估,如果沒有外援,臺灣無法抵擋中共的攻擊。幸運的是,國際情勢的突變救了臺灣。1950年6月25日,北韓越過38度線攻入南韓。1950年7月英國駐淡水的領事報告說,韓戰爆發對臺灣而言猶如“Deusex Machina” (天外救星) 。1960年6月27日,美國杜魯門 (Truman) 總統宣布,中國共產黨若占領臺灣,太平洋地區以及美國駐軍的安全將會受到威脅;美國將派遣第7艦隊前往臺灣海峽以防止中國入侵臺灣11臺灣在美國的保護之下,免於淪入中共之手。

TM 03 0010

圖 6:美國第七艦隊在韓戰爆發後協防臺灣

  在經濟上,美援的直接影響是解除 物價膨脹 的壓力。1945–1950年,臺灣發生惡性 物價膨脹 的原因是 財政赤字 。當時仍在大陸的國民政府,因為國共內戰需要資源。國民政府透過公營企業與臺灣省政府,取用臺灣的資源。但是,臺灣仍在經濟復原階段,資源有限,到最後臺灣銀行被迫發行貨幣支應12

  1950年開始,面臨中共武力的威脅,臺灣幾乎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國防, 財政赤字 擴大與貨幣發行的壓力有增無減。1949年6月的幣制改革 (發行 新臺幣 ) ,不可能減輕 財政赤字 ,也不可能降低 物價膨脹 的壓力。韓戰爆發後,美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尤如及時雨,臺灣的 財政赤字 壓力減輕,臺灣銀行逐漸可以控制發行量,物價因而穩定下來。

TM 03 0011

圖 7:左圖:美援與經濟重建 右圖: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在美援之下,臺灣的安全初步獲得確保,物價也逐漸穩定下來,但是,臺灣的經濟如何發展,仍然是一個難題。1949年底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時,大約有一百萬人口隨著移入臺灣,其中約一半是軍人,臺灣的總人口因而增加約7分之1。1960年,英國的領事報告對臺灣的評估如下 (大意) :臺灣的人口年增率高達3.5%,食物需求增加,因此,能夠出口的糧食不多, 外匯 收入也減少13

 

TM 03 0008

圖8:臺北市中華路:1953年

資料來源:雷柏爾,全漢昇,與陳紹馨 (1954) ,頁182,192。

  1950年代,臺灣經濟仍在復原階段,加上人口大幅增加,臺灣變成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圖8左圖是1953年臺北中華路鐵路旁的景象。當時鐵路尚未地下化,中華路東側原為林園道路。1949年,大量人口移入臺北之後,臺北市政府在鐵路兩邊搭建攤棚,原先是供小販陳列商品,但後來變成住屋14圖8右圖是鐵路東側兩排攤棚住屋之間的景像。

TM 03 0013

圖9:臺灣1950年代初期

資料來源:雷柏爾,全漢昇,與陳紹馨 (1954) ,頁44,238。

  圖9是1950年代初期臺灣人的生活景像。此一時期,臺灣的所得水準低,工作機會少,若有工作機會,小孩子也要協助。雷柏爾,全漢昇,與陳紹馨 (1954) 指出,「在若干民營工業,特別是使用陳舊設備之工廠中,有為數甚多的男女童工」 (頁26) ;「用米煮粥可使米節省。許多父母為其家人供應足夠的食物,感覺困難」 (頁238) 。

 

4.2. 經濟獨立

  除了中共攻打臺灣的威脅之外,臺灣的外在經濟環境在1950年也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動,經濟發展的前景很不確定。1954年, 尹仲容 (1954,頁36) 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時說,臺灣經濟困難的原因包括:經濟獨立與人口增加迅速。

  所謂「經濟獨立」是相對於1949年以前而言。日治時期,臺灣是日本經濟圈的一環,物產以稻米與砂糖最為重要。臺灣的砂糖幾乎全部出口到日本。但實際上,臺灣生產砂糖並無「 比較利益 」,意思是說,臺灣的產糖成本高於其他地區,例如,印尼爪哇的產糖成本就低於臺灣。大抵而言,臺灣的產糖本大約是爪哇的2倍15既然如此,為何日本國內仍從臺灣購買砂糖?原因是日本為了在臺灣發展糖業,對於爪哇進口的砂糖課徵高關稅。課稅之後,爪哇的糖價高於臺灣。因此,日治時期臺灣的砂糖業事實上是在保護政策下發展出來的。

TM 03 0015

圖 10:左圖:高雄港碼頭砂糖的裝載輸出 右圖:臺北製糖所 (今中國時報大樓一帶)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臺灣脫離日本帝國經濟圈。1945-1949年期間,臺灣的砂糖改出口到中國大陸,但1950年開始,砂糖只能出口到其他國家。出口到日本仍有可能,但是價格必需與其他產糖國家競爭。問題是,臺灣砂糖的生產成本高於其他國家,在國際上並無競爭力。

  日治時期,臺灣的新式糖廠都是民營企業,國民政府接收之後,成立「臺灣糖業公司」,變成公營。若1945年之後,糖業仍為民營,戰後的砂糖產量應該會急劇減少,原因是臺灣本身的砂糖消費量有限,而出口沒有利潤,反而要賠錢16但是,在公營與政府管制之下,臺糖繼續生產並出口大量的砂糖。為何如此?

  1950年代初期,臺灣每年有 貿易逆差 ,也就是出口少於進口, 外匯 嚴重短缺。 尹仲容 在1952年說,「當前臺灣經濟問題的核心,仍在爭取 外匯 」。17戰後初期,砂糖出口是臺灣獲取外匯的主要來源;雖然賠錢,還是要出口。1950年,臺灣出口的前三名是糖,米,茶。臺灣要有外匯,才能從國外進口商品。1950年,臺灣主要的進口品是:紡織品,化學肥料,礦砂、金屬及其製品,此外,石油也是重要的進口。

 

4.3. 進口替代政策 

  如何解決 外匯 短缺? 尹仲容 提出的政策是「開源與節流」,開源指增加出口,節流指減少進口。18為了開源,臺灣繼續出口砂糖,雖然這是賠本生意。如何減少進口?1950年臺灣進口金額最大的項目的紡織品。若能減少紡織品的進口,即能減少外匯支出。紡織品可區分為紡紗,織布,與成衣三部分。 尹仲容 推動的政策是,「進口布,不如進口紗,進口紗,不如進口棉花」,這是戰後初期有名的 進口替代政策 19

  日治時期,臺灣紡織業的規模有限,必須從日本進口紡織品。1950年移入100萬人口之後,布與成衣的需求增加,因此紡織品進口也隨之而增加。但在 進口替代政策 下,1950年5月開始,生管會 (全名「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 對進口紡織品課徵高關稅,或禁止進口。在 進口替代政策 下,棉紗,布,與成衣的進口大幅減少,棉花的進口則增加。統計資料顯示,1951年棉製品進口占總進口的8.07%,但1954年比率降為0.69%。20臺灣不產棉花,紡紗所需要的棉花仍然必需從國外進口。

  紡織品進口替代策很快產生效果,但是,另一個問題緊接著出現。到了1952年棉織品市場已經飽和。 21臺灣的市場規模有限,紡織業者希望開拓國外市場。紡織品若能外銷賺取外匯,這是開源。不過,1950年代初期臺灣的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太高,無競爭力。1950年代,臺灣紡織工業的技術水準不高,因此,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無競爭力似乎合理。事實上,臺灣的紡織品無法出口,與技術水準高低的關係不大,匯率的影響較大。

TM 03 0017

圖 11:左圖:操作工廠紡織機 右圖:整理紡織品

  開源與節流都與匯率高低有關。紡紗業所需要的棉花主要是由美國進口,若 新臺幣 對美元的匯率是20元,則進口1美元的棉花,紡紗業者需要支付 新臺幣 20元。相對的,若匯率是30元,業者必需支付 新臺幣 30元。對紡紗業者而言,匯率20元時生產成本較低,較有利。

  匯率若由20元變成30元 ( 新臺幣 貶值) ,還有另一個政府官員擔心的問題。1950年代初期,臺灣仍然籠罩在惡性 物價膨脹 的隱影下,新臺幣若貶值,進口原物料與商品的價格會上漲,政府官員擔心 物價膨脹 又會出現。因此,維持新臺幣免於升值是匯率政策的目標,不過,這產生另一個問題。

  新臺幣 匯價低雖然對紡紗業者有利,但這使得臺灣的出口品在國際市場上很難競爭。舉例來說,臺糖生產價值新臺幣100元的砂糖出來,若匯率是20元,這一批砂糖在國際市場的價格是5美元。相對的,若匯率是30元,這一批砂糖在國際市場的價格是3.33美元。顯然,新臺幣貶值會讓臺灣的出口品在國際市場上較有競爭力。因此,匯率若維持為20元,臺灣的產品出口有困難。產品不能外銷即無外匯收入,開源的目標也達不到。

  從節流與避免 物價膨脹 的角度來看,新臺幣不應貶值,但從開源的角度而言,新臺幣貶值對出口有利。1949年6月幣制改革時,新臺幣對美元的匯率訂為5元。在以上兩個力量的拉扯下,1950年代初期開始,新臺幣雖然逐漸貶值,但同時卻發展出一套 多元匯率制度 :不同的進出口商品適用不同的匯率。以1955年3月為例,糖米出口匯率是15.55元,香蕉 (民營) 出口匯率是18.60元。在進口部分,美援物資進口 (如棉花) 匯率是18.78元,而民營事業進口適用的匯率是24.78元。 22

  此一時期,民間不能保有外匯。貿易商出口香蕉賺入1美元,照規定須與臺灣銀行交換 新臺幣 18.60元。相對的,進口商欲從國外進口商品,必須以24.78元新臺幣向臺灣銀行換取1美元。政府管制的進口匯率高於出口匯率,用意在於減少進口,節省外匯支出。但是,有管制就會出現黑市,1955年3月的黑市匯率是35.78元。

 

4.4. 匯率與貿易制度改革

  多元 匯率 制度從1951年4月就出現,但越到後來越複雜。不過,1958年4月管制政策出現大逆轉, 尹仲容 反過來推動 外匯 與貿易管理改革,主要的改革方向是匯率單一化,並把官訂匯率調整到接近於市場價位之水準。此外,他也推動鼓勵出口之政策,包括簡化出口退稅手續與豁免出口港工捐等 。23

  事後看來,這一次的改革促成臺灣紡織業的出口,並使臺灣踏上高成長之路。吳聰敏 (2016,表1) 的例子說明,為何以上的改革能促成紡織品出口。1953年6月, 新臺幣 對美元的匯率是15.6元,臺灣的棉紗若運到紐約市場出售,每磅是0.70美元,比紐約市場上的價格0.639美元高,故廠商不願出口,因為出口反而要賠錢。

  1959年,新臺幣貶值為40元,並實施 外銷沖退稅 ;前者使臺灣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下降,後者也降低出口廠商的成本。以紡紗業為例,廠商自國外進口棉花紡成棉紗,再行出口,則進口之棉花不需要紡交關稅與貨物稅。在新臺幣貶值與 外銷沖退稅 制度下,臺灣的棉紗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降為0.541美元,具有有競爭力,紡織品外銷之路打開。1958年,臺灣棉紡織品的出口金額是1.542百萬美元,1959年上升為9.982百萬美元;1967年則上升至65.070百萬美元 。24

  1958年4月, 尹仲容 是改革推動者,但在1950年代初期他主張並強力推動管制。那麼,他為何反過來推動改革? 尹仲容 自己的說法是:落後國家若有巨大的國際收支逆差,有嚴重的通貨膨脹,則採用管制制度是自然的趨勢,「但這種管制所產生的種種流弊在臺灣也應有盡有,…這個制度的優點,如穩定物價、鼓勵出口、抑制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等,反而為過重的弱點所掩沒,不能發揮力量。」 25換言之, 尹仲容 認為管制可以使國際收支改善以及鼓勵出口,只是管制制度有種種流弊,而且弊大於利。

  事實上,在整個1950年代的管制期間,臺灣的國際收支並無改善,出口擴張的展望也不佳 。26因此,比較接近事實的講法應該是:「管制制度原先預想的優點並未出現」,而 尹仲容 觀念改變的原因可能是,身為決策者,他發現管制並沒有達到原先的目標。不過,政策改變的背後牽扯到各種利益的消長。1958年4月的改革之前,國民黨高層對於是否要改革曾有激烈爭執。 尹仲容 是以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身分推動改革,當時財政部長 嚴家淦 對於改革的支持,也是關鍵因素。 27

  尹仲容 觀念的改變也可能受到學者的影響。依據邢慕寰 (1993) 的描述,尹仲容對於管制的想法,在1950年代初期就開始鬆動。Little (1979,頁474–475) 則提到,蔣碩傑與劉大中兩位學者 (當時任職於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 可能有影響力28但是,Scott (1979,頁377-378) 認為,Little的說法可能低估美國安全分署 (美國駐臺負責對臺援助的機構) 的影響力。

5. 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

  韓戰爆發後,美國開始對臺灣提供大量的軍事與經濟援助。美援計畫初期的重點是確保臺灣免於淪入中共之手,但大約在1950年代中期,美援的重點轉向經濟發展。29如何發展臺灣的經濟?在1950年代初期,國民政府認為要採取管制制度,安全分署則認為應採用 市場制度 。雙方的基本觀念不同,政策建議時有衝突。

  除了經濟制度之外,另一個更嚴重的衝突是,蔣中正一心一意想要反攻大陸,因此,把大部分的資源都投入在國防與軍事上。1960年1月,財政部長 嚴家淦 說明臺灣之財政支出,「現在中央的預算,軍費佔百分之八十以上,而 相對基金 二十億,軍費方面也佔了一半,...美方認為我們拿來的來,大多是在消費的地方用掉了」。30美方反對國民政府對中國大陸採取武力攻擊,要求臺灣應減少國防支出,以投入更多的資源在經濟發展上。

  對於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言,友邦的建議可供參考,決策權在自己身上。但是,美援金額非常龐大,因此,美援機構的政策建議有一定的影響力。1953年,美國派了一個經濟顧問團來臺灣,檢討臺灣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制度,其具體的政策建議出版為《美國經濟顧問團報告書》 (中文譯本,1954年10月) 。

  報告書分為5章,第1章開宗明義指出,阻礙臺灣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是「缺乏資本」 (頁2) ,而解決的方法之一是吸引外資來臺 (特別是美國企業) 。報告書也指出,「擴大出口對中國至關重要」,但出口擴張應由民營企業推動 (頁5) 。整體而言,顧問團建議國民政府應減少管制與干預,鼓勵民營企業之發展。此外,美方也要求國民政府降低國防支出。

  顧問團提出報告的時間是在1954年上半,當時官訂的匯率是15.55元。顧問團建議新臺幣貶值以吸引外資來臺,同時也指出,貶值也有助於出口擴張 (頁19–20) 。311955年6月,安全分署署長 JosephL. Brent 要求國民政府對於顧問團的建議,提出擬進行改革之進度報告。32行政院提出的答覆中,首先整理出顧問團的建議計有84項。而針對以上的建議,國民政府進一步區分為3大類。第1類是簡單易行;第2類是原則允當,可逐步施行;第3類是國民政府認為目前暫時不宜實施者。33

  美國經濟顧問團所建議的 新臺幣 貶值,被歸類為第3類。換言之,國民政府認為新臺幣貶值目前不宜實施。事實上,1954年之後新臺幣確有貶值,但在開源節流與 物價膨脹 的考慮下,演變成一個複雜的 多元匯率制度

  美國對臺援助 計畫於1965年終止之後,Jacoby (1966,頁138) 在評估其成效時指出,美援最重要的影響是促成民營企業勃興 (a booming private enterprise sys-tem) 。他也指出國民政府對美方的改革建議,並非全盤接受。例如,安全分署在要求國民政府減少國防支出,以及央行避免貨幣融通上,完全沒有達成目標 (頁144) 。他也認為,美援顧問團在要求國民政府解除貿易與匯率管制上,只有部分成功 (partial success) 。

  到了1959年, 美國對臺援助 終將停止,已很明顯。此外,美國整體的對外援助政策也有所改變,外援總額減少,並採重點援助。1959年11月,美國副國務卿 Douglas Dillon 來臺訪問之後,美方認為臺灣有加強援助的必要。在美國對外援助的規模擬縮減的情況下,臺灣自然要把握此一機會。國民政府與安全分署研究加強援助的細節,並請求美方提出建議,安全分署署長 Haraldson 提出8點建議,其中的第4點是匯率制度進一步改革。341960年1月,行政院宣布「 十九點財經改革方案 」,其內容即由 Haraldson 的8點建議擴充而成。

  比對1960年 Haraldson 的8點建議與1954年的美國經濟顧問團報告書,可以發現美方對於如何發展臺灣經濟的想法是前後一致的。但是,臺灣的制度改革到了1960年才初步開花結果。Jacoby (1966,頁140–41) 認為,雖然1958年開始的改革有效推動出口,但國民政府仍然以貿易與匯率管制來保護本國產業的發展。

  美國安全分署之外,1950年代也有一些學者專家提出政策建議,對於臺灣的改革可能也有助力。不過,如 Jacoby (1966,頁130–134) 所說, 美援安全分署 掌握龐大資源,它可以提高或減少對臺灣的援助金額,因此,其對於臺灣經濟制度轉變的影響,應該遠超過一般人或機構。

 

6. 高成長: 1960–2000

  臺灣戰後的高成長是由民營製造業持續大量出口所帶動,又稱為「 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圖8為臺灣與日本兩國之出口占 GDP 之比率,並與全球平均比較。雖然1950年代沒有全球平均之統計,但由圖形之趨勢判斷,1950年代臺灣的出口比率應該低於全球平均。1960年代初期開始,臺灣的出口比率顯著上升。對照前面圖5, 人均 GDP 大約也是在同一時間點開始上揚。

tme 03 08

圖12: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

出口占GDP比率,出口含商品與服務。資料來源:主計處,WorldBank。

tme 03 09

圖13:食品,紡織,與電氣機械產值占製造業比率

「食品」為食品,飲料,與煙草;「紡織」為纖維與衣類製品。資料來源:溝口敏行 (2008) ,統計表5.2,頁296–297。

  在1960-1970年代,臺灣主要的民營出口產業是紡織與電子業。圖9比較紡織,電子,與食品業的發展,這是戰後初期最重要的製造業。1950年代,食品業 (主要是砂糖) 產值比重最高,但1960年代開始下降。事實上,食品業之實質產值仍然上升,但成長率低於紡織與電子業。從1960年到1980年,食品業產值上升為3.48倍,紡織業產值則上升為23.32倍。

  1953-1955年紡織業產值 (附加價值) 占製造業比重曾超過20%,但此一時期紡織品主要是內銷,出口比率很低。1960年代中期,電氣機械也開始出口,而且產值占製造業比率持續上升。35早期紡織業的產值高於電子業,不過,1980年代中期以後,電子業超過紡織業,變成臺灣最重要的產業。到了2000年,電氣機械比率為28.19%,纖維與衣類製品比率下降為7.21%。

  臺灣棉紡織業從1960年開始大量出口,並帶動高成長。事後看來,1950年代初期的進口替代的管制政策是否是多此一舉?換言之,若1958–59年的新臺幣貶值與 外銷沖退稅 在1950年代初期就實施,紡織品的出口擴張可能更早就啟動,不需等到1960年。經濟學者對此問題有不同的答案。36不過,1960–70年代臺灣消費性電子產業的發展經驗,有助於回答以上問題。

 

6.1. 消費性電子產業

  電子業與紡織業的發展型態不同,後者由本土廠商所發展,而且經歷「進口替代」政策。相對的,電子業發展的起點是美國與日本的廠商來臺投資設廠。戰後初期,臺灣有少數的家電業廠商,但產量有限,主要供島內消費。

  1950年代,一些廠商開始與外國廠商合作。1953年大同公司與日本廠商簽約,製造電表。1962年,臺灣廠商建隆行與日本松下電器合資,創立臺灣松下電器,初期的產品主要供國內市場。臺灣電子產品大量出口,以1960年中期的電子零組件為起點,其後轉向電視機與收音機等消費產品,主要的出口市場是美國。

  二戰之後,電視機是新興的高科技產品,市場需求大,美國與歐洲都有廠商投入生產。美國電視機市場競爭激烈,1951年美國有97家黑白電視機裝配工廠,1960年減為27家。1968年,美國有18家公司 (30家工廠) 生產彩色電視,1976年減為12家 (工廠減為15家) 。除了國內廠商之間的競爭之外,日本電視機出口到美國之後,競爭更為激烈。37

tme 03 10

圖14:電子工廠工人下班

《今日經濟》,第4期,頁71,1967.12。

  電視機與收音機的發展,美國無線電公司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簡稱為 RCA) 扮演關鍵的角色。1958年,美國司法部 (U.S.Department of Justice) 要求 RCA 免費授權給美國國內廠商生產電視,為了追求利潤,RCA公司往海外尋找付費授權的國外廠商。1960–1968年期間,RCA與日本廠商簽訂105個收音機與電視機的合約,價格高低不一。以上的授權合約為RCA帶來高額利潤,但也開啟日本電子廠商進入消費電子產業的大門。

table 1

表1:臺灣電子業的外資 (1970年底)

資料來源:林榮芳 (1972) ,表5與表6。

  競爭激烈迫使廠商更努力降低成本。傳統電視機的生產可分三部分:映像管,零組件,與組裝。為了降低成本,1950年代中期美國廠商試著從日本進口零組件,他們很快就發現,日本的零組件不僅價格低,品質還更好。美國電視機大廠 Admiral 與增你智電子 (Zenith) 從1963年開始從日本進口零組件。美國電視機廠商使用日本進口的零組件,對於美國國內的零組件廠商造成很大的壓力,也迫使廠商尋找成本更低的方法。

TM 03 0020

圖15:臺灣通用器材公司生產線,1970年

  電子零組件之製造與電視機組裝都是 勞力密集產業 ,因此,廠商必須尋找工資較低的國家生產。1964年,臺灣通用器材公司 (General Instrument) 來臺,在新店設廠,生產電子零組件,這是美日大型電子業外資來臺設廠的先峰。經過幾次擴廠,1968年9月的員工數已增為6,800人381970年底則增為8,500人。臺灣通用器材的成功經驗,鼓勵更多的國外廠商來臺設廠。表1是1970年底主要的美資與日資電子廠商。

TM 03 0022

圖16:美國彩色電視機進口

出口為數量。「臺灣占進口比率」指美國進口總數中,來自臺灣的比率。資料來源: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頁116。

  外資來臺設廠的目的可能是看中臺灣的市場,但是,臺灣的經濟規模不大,美國廠商對臺灣市場的興趣不高。美國電子廠商在臺灣設廠,所需要的原材料大多從國外進口,組裝後再運回美國,比在美國當地生產還要便宜。

  從零組件開始,後來電視機也在臺灣生產,並出口到美國。1969年,臺灣開始出口彩色電視機到美國市場,數量是22,000臺,1978年的增加為624,000臺。圖12為美國彩色電視機進口量之演變。1967-1976年期間,彩色電視機進口占美國國內市場消費比率呈上升趨勢,但之後出現下降趨勢,原因是電視機進口打擊美國本土廠商,因此開始管制進口。1979年之後美國管制進口政策影響,臺灣的出口下降,但1981年為514,000臺。以1969與1981頭尾兩年的數量計算平均成長率,在以上期間年平均成長率為41.9%。

 

6.2. 自製率 

  1964年,臺灣通用器材公司來臺設廠生產零組件時,所有的零件材料全部進口。不過,外資廠商為了降低成本,也嘗試向本地廠商採購,這是臺灣本土零組件廠商發展的契機。經濟學者使用 自製率 (domestic content rate) ,分析外資廠商是否帶動本土廠商的發展。自製率的定義是,廠商產製的產品中,含國內自製部分的價值占產品總價值的比率。

  許多開發中國家對於國外廠商前來投資設廠,會規定自製率。臺灣自1963年開始,也有自製率的規定,目的是希望藉此提升本國零組件產業的發展39不過,國外廠商來臺設廠,目的本來就是要降低成本。若本地零件之品質不佳,則強制國外廠商使用,等於是提高生產成本。反之,若本地生產的零組件品質好,價格又低,廠商自然會採用本地生產之零件40

TM 03 0021

圖17:電晶體收音機裝配

資料來源:《今日經濟》,第4期,頁73,1967.12。

  依據 Arthur D. Little,Incorporated (1973b,頁47) 在1973年之調查,臺灣的電子產品出口中,原材料與零組件在國內採購的比率是37%,自日本進口的比率是53%,自美國進口的比率是10%。同一報告也指出,臺灣電子業發展條件較弱的地方是零組件產業。不過,臺灣的零組件產業隨著電子業的整體發展而興起。以1977年為例,臺灣電子產品銷售比率,消費產品占49.5%,而電子零組件也達43.4%41Schive (1990,頁78) 分析1970 – 1980年代臺灣的外資廠商的 自製率 ,發現非僑資的外資,1972年自製率為35.84%,1978年則增加為超過50%。

  下頁圖14畫出紡織,成衣,與電機與電子3個產業的自製率之變化。以上3個產業是1970年代臺灣最重要的民營出口產業。圖中顯示,1972 – 1978年期間,成衣業的自製率下降,紡織業的自製率大約不變,電機與電子業的比率則上升。電子零組件產業的興起,對於臺灣從消費性電子產品發展到個人電腦產業,應該有幫助。

 

7. 比較利益

  美國 Authur D. Little International,Inc (ADL) 管理顧問公司在1970年代初期接受臺灣政府的委託,評估在臺灣設廠產製高科技產品的條件。報告的結論中列出臺灣的 比較利益 ,第1項是:臺灣勞工的工資低,生產力高,易於訓練。以電機與電子產品為例,在臺灣設廠生產,成本大約是美國生產的60%42

tme 03 14

圖18:自製率

1975與1979年不含加工出口區的國外廠商。資料來源:Schive (1990) ,頁75。

 

tme 03 15

圖19:各國製造業工資對美國之比值

美國之工資等於100。資料來源:https://www.bls.gov/fls/discontinued.htm,表1.1。

 

7.1. 工資

  圖15比較臺灣,日本,南韓,與墨西哥之工資 (hourly compensation) 對美國之比值,其中,美國等於100。以1975年而言,臺灣工資是美國的6.27%,日本的13.2%。Hu (1966,頁30) 於1960年代中期在臺灣實地觀察,發現臺灣女工的工資是美國的1/15,日本的1/3,香港的一半。Arthur D. Little,Incorporated (1973b,頁53) 在1973年針對電子業女工工資的調查,日本的月工資是195-305美元,臺灣是35-65美元。南韓,香港,與新加坡都比臺灣高。

  除了工資低之外,臺灣的勞動品質也高。Hu (1966,頁30) 訪問1960年代中期臺灣美資工廠的管理者,結論是臺灣女工學習某項作業,所需時間是美國工人的三分之一,而且做得更好43若依據 Arthur D. Little,Incorporated (1973b,頁55) 對勞動效率 (labor efficiency) 之調查,日本勞工的效率最高。以日本為1.0,香港也是1.0,美國介於0.8到0.9之間,臺灣則介於0.8至1.0之間。

tme 03 16

圖20:臺灣製造業僱用人數

僱用數單位:萬人。資料來源,僱用人數,溝口敏行 (2008) ,表2.1與3.7。在不同階段,負責的統計機構不同,調查方法也可能不同。1954-1963年中《臺灣省勞工統計報告》;1964-1972年由《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勞工統計年報》的男女合計數,再由《臺灣省勞工統計報告》的男女比率拆算。

  日治時期,臺灣1937年的製造業工資是日本的51.0%,但1960年降為32.5%。為何如此?影響因素之一應該是1950年自中國大陸移入大約1百萬人口,大量人口移入對於勞動市場產生衝擊。1951年,臺灣農業產值占 GDP 的比率是32.3%,工業是21.3%。工業中以糖業最為重要,紡織業剛開始發展。新式糖廠的砂糖製造部分是 資本密集產業 ,無法吸收突然移入的大量人口。

  1950年代初期,在 進口替代政策 下,臺灣發展出紡織業,但是,大約到了1953年國內市場已飽和44一直要到1960年代初期,臺灣的紡織品出口才打開通路。1950年代無法在工業與服務業部門找到工作的人,只能回到農村。例如,1960年農業就業者人數比1951年多9.2萬人,反映大量人口移入後,一些原想要在都會區找工作的人,因為謀職不易,只好回到農業部門。

  不過,1960年代初期開始,就業市場的情況出現逆轉。因為民營製造業快速成長,造成農村人口反過來又流向都會區。1970年的農業就業者人數比1960年少5.5萬人,而1980年更比1970年少36.1萬人45圖16畫出製造業的男女僱用人數之變化。1961年,製造業女性僱用人數大幅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是紡織業。電氣與電子機械業的僱用人數在1963-1964年也巨幅跳升,反映電子業的快速發展。

 

7.2. 勞力密集產業

  1958-59年的 匯率 與貿易管制改革之後,臺灣低工資的 比較利益 發揮力量,紡織業與電子業出口快速成長。但是,前面圖9顯示,紡織業與電子業出現高成長,食品業則相對沒落。以上三項產業都是以出口為主,若新臺幣貶值對紡織業與電子業的出口有利,對糖業出口應該也有利。為何糖業反而衰落?

table 2

表 2:勞力密集 (1961)

資本勞動比率越低,表示越勞動密集。資料來源:Ranis (1979) ,頁232。

  一國在生產某項產品有 比較利益 ,是指以生產該產品的成本較低。成本包括勞力,土地,與機器設備等,某些產品的生產需要較多的勞力,另一些產品則需要較多的機器設備或土地。以早期電子業而言,勞力的比重較高;相對的,新式糖廠製糖主要靠大型機器設備,勞力需求相對較少。前者稱為 勞力密集產業 ,後者稱為 資本密集產業

tme 03 17

圖21:她們的故事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_「紀錄觀點_她們的故事」

更多影片內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7k0CVLEotw

  若某項產品的生產幾乎全部自動化,僅需少量的勞工,則工資的高低對此項產品的價格影響有限。1959年 新臺幣 貶值之後,臺灣的工資在國際上相對較低,這對於臺灣的 勞力密集產業 的發展較有幫助,對於 資本密集產業 的幫助則較小。表2比較1961年,食品加工,紡織,與電子三個產業的資本勞動比率,其中,電子業是相對最勞力密集的產業。這表示1950年代晚期的改革,對於電子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最有幫助。

  臺灣的食品加工業主要是砂糖業。砂糖的生產分甘蔗農業與砂糖製造兩階段,臺灣的砂糖製造在國際上有競爭力,但甘蔗種植則受限於土地條件,生產成本遠高於其他國家。1950年代晚期的匯率改革,雖然提升了臺灣的砂糖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但仍不足以扭轉其沒落的命運。戰後初期,臺灣砂糖出口另一個不利的因素是,國際間的主要砂糖進口國家通常只從特定的國家購買砂糖。臺灣未能加入此一體系,因此砂糖出口數量受到配額的限制。

tme 03 18

圖22:實質工資率

基期為1980年。美國為生產線勞工 (production worker) 工資;臺灣為工業與服務業平均薪資。資料來源:www.measuringworth.com,主計處。

 

8. 薪資停滯: 2000年迄今

  在勞力密集的產業上,工資低的國家有 比較利益 。不過,產業快速成長後,出口國的工資會上升,低工資的 比較利益 會逐漸喪失。圖18比較臺灣,日本,與美國的工資變動,基期是1980年。臺灣在1960-2000年期間持續的高成長,工業與服務業的平均實質薪資也隨之成長。不過,1990年晚期薪資成長率已減緩,2000年之後 實資薪資 幾乎沒有變動,一般稱之為「 薪資停滯 」。

  可能有人以為 薪資停滯 是臺灣特有的現象,事實並非如此。圖18顯示,美國生產線勞工的實質工資從1970年代中期以後幾乎就沒有成長。日本的工資在1970年代中期以後,成長率也很緩慢。相對的,臺灣的工資從1970年到1990年代中期則快速成長。

  圖18畫出3個國家工資率變動的趨勢,其背後事實上反映同一個現象:國內外薪資差異與工廠外移。1960年代,臺灣的工資遠低於美國,造成美國的廠商外移,也創造了臺灣電子業發展的絕佳機會。但是,工廠外移對於美國的勞動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工資停滯與失業人口增加。例如,Zenith 公司把彩色電視機工廠外移到墨西哥與臺灣,造成美國境內損失5,000個工作機會46RCA公司在1960年代中期工廠移至墨西哥與臺灣之後,其在美國境內的主要工廠 (位於Bloomington,Indiana) 也沒落。日本的工資在1980年代以後成長率減緩,也是受到工廠外移的影響。

  經濟學使用「 全球化 」 (globalization) 一詞,說明國際貿易增加,以及廠商可以自由選擇設廠地點的現象。全球化對於不同地區造成不同的影響。1960年代,美國的工廠外移則造成美國境內的就業機會減少, 薪資停滯 。但是,美國工廠外移到臺灣來,則在臺灣創造許多工作機會,也提升了臺灣的薪資。不過,臺灣的薪資上漲後,低薪資的 比較利益 逐漸喪失,在臺灣的外資工廠再度移動。不僅如此,臺灣的本土廠商也外移。

tme 03 19

圖23:小時人工成本

單位:美元。資料來源:BLS,https://www.conference-board.org/ilcprogram/index.cfm?id=38269。

  移往何處?答案是:工資低的地方。不過,全世界工資低的地方很多,廠商還會考慮其他條件才會選定生產地點。1980年代初期,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吸引世國各國的企業前往投資設廠。圖19比較臺灣,中國,與墨西哥的工資,以2005年為例,中國的工資不到臺灣的十分之一。若依據2003年的一項調查,臺灣生產線作業員的平均月薪資是18,000-20,000元 (新臺幣) ,中國廣東地區是3,200–4,000元,上海地區是3,200-6,000元47

  1960年代,美國的工廠外移造成美國的 薪資停滯 。同樣的,1990年代臺灣的工廠開始外移,最終也造成臺灣的 薪資停滯

9. 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

  持續的高 經濟成長 使人民的所得上升,生活品質提升,因此, 亞洲四小龍 的高成長是重要的研究議題,也是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想要了解學習的。有人認為,臺灣的高成長是政府官員經過仔細計畫,強力主導而發展出來的。由1960年代紡織業與電子業的發展來看,事實並非如此。

  1960年代初期高成長啟動之際, 尹仲容 本人還不確定臺灣經濟會如何發展。 尹仲容 在1963年過世,他在1962年的一篇文章裡說:「總之,必須盡一切努力,建立三五個像樣的工業,可以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但是,他講不出哪一個工業是有潛力的48事後看來,紡織業是臺灣出口擴張的代表性產業之一,但尹仲容在1962年時對紡織品出口並不樂觀,「棉紡織品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出口困難,美國對我國棉紡織品輸美亦加限制。49

  不過,政府在經濟發展中也非無任何角色。1954年的《美國經濟顧問團報告書》即指出,在 市場制度 中,「政府所擔當任務極為重要」,包括財產權明確,維護競爭的環境,解決外部成本問題,以及交通與其他基礎建設 (頁10-13) 。換言之,政府應該努力的是,加強基礎建設以奠定經濟發展的基礎。至於哪些產業最具有 比較利益 與發展的潛力,則交由民營企業去探索與努力。

參考文獻
  • 小田俊郎(1995),《臺灣醫學50年》,洪有錫(譯),臺北:前衛。尹仲容(1954),“臺灣經濟的困難與出路”,《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續編)》,36-47。
  • ────(1960),“兩年來的外匯貿易改革”,《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三編)》,6-12。
  • ────(1963a),“如何平衡臺灣的國際收支”,《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初編)》,32-35。
  • ────(1963b),“我國對外經濟情勢報告”,《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三編)》,266-267。
  • ────(1963c),“從臺幣改革泛論目前臺灣的經濟情形”,《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初編)》,21-27。
  • ────(1963d),“發展臺灣經濟之路”,《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四編)》,25-29。
  • ────(1963e),“對當前外匯貿易管理政策及辦法的檢討”,《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續編)》,130-149。
  • ────(1963f),“臺灣生產事業的現在與未來”,《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初編)》,7-20。
  • 吳聰敏(1997),“1945-1949年國民政府對臺灣的經濟政策”,《經濟論文叢刊》,25,521-54。
  • ────(2016),“從經濟管制到出口擴張:臺灣1946-1960”,臺大經濟系。
  • ────(2017a),“臺灣國內生產毛額之估計:1905-1950”,臺大經濟系。
  • ────(2017b),“進口替代與臺灣糖業帝國的興衰”,臺大經濟系。
  • 李仙得(2013),《李仙得臺灣紀行》,羅效德與費德廉(譯),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邢慕寰(1993),“尹仲容先生與我的一段交往”,邢慕寰(編),《臺灣經濟策論》,237-242。
  • 林邦充(1969),“臺灣之棉紡工業”,《臺灣銀行季刊》,20,76-125。
  • 林榮芳(1972),“臺灣電子工業中之僑外資”,《臺灣銀行季刊》,22,172-178。施坤生,周建新,與蘇震(1961),“臺灣貿易外匯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20,83-125。
  • 張德粹(1967),《臺灣砂糖保證價格之研究》,臺北:臺灣糖業公司與中國農村經濟學會。
  • 陳榮富(1956),《六十年來臺灣之金融與貿易》,臺北:三省書店。
  • 陸軍参謀本部陸地測量部(1896),《臺灣諸景寫真帖》,東京:陸地測量部。
  • 黃東之(1956),“臺灣之棉紡工業,”《臺灣銀行季刊》,7,1-33。
  • 溝口敏行(2008),《アジア長期經濟統計I:臺灣》,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
  • 經建會部門計畫處(1980),“我國電子工業現狀與評估(上)”《自由中國之工業》,54,13-23。
  • 雷柏爾,全漢昇,與陳紹馨(1954),《臺灣之城市與工業》,臺北:美國國外業務總署駐華共同安全分署與國立臺灣大學。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1915),《記念臺灣寫真帖》,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
  • 劉克襄(1989),《橫越福爾摩沙》,臺北:自立報系。
  • 劉敏誠(1968),“從一家外資電子工廠看婦女就業新天地,”《今日經濟》,54-56。
  • 蕭峰雄(1994),《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臺北:遠東經濟研究顧問社。
  • Arthur D. Little,Incorporated(1973a),“Perspective on Industrial Investment in Taiwan, ”Report No.5 for the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1973b),“The Outlook for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Taiwan, ”Report No.4 for the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Hu, K.P.(1966),“The Growing Electronics Industry on Taiwan, ”Industry of Free China,26,28-33.
  • Jacoby, Neil(1966), U.S. Aidto Taiwan,NewYork:FredricA.PragerPublishers.
  • Jarman, RobertL.,ed.(1997),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1861-1960,10vols.,Slough,U.K.:Archive Editions Limited.
  • Kenney, Martin(2004),“The Shifting Value Chain: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North America,”in Martin Kenney and Richard Florida(eds.),Locating Global Advantage: Industry Dynamic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82-110.
  • Kuo, Tai-chun and Ramon H. Myers(2012),Taiwan’s Economics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Lin, Ching-yuan(1973),Industrialization in Taiwan,1946-72,New York: Praeger.
  • Little, IanM.D.(1979),“An Economic Reconnaissance,” in Walter Galenson(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448-507.
  • Mackay, George Leslie(2015),The Diary of George Leslie MacKay,1871-1901,Taipei: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 Maddison, Angus(2013),“Maddison Project Data Base 2013,”url:https://www.rug.nl/ggdc/historicaldevelopment/maddison/releases/maddison-project-database-2013.
  • Mitchell, B.R.(2007),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 The Americas, 1750-2005, 6thed., New York: Macmillan.
  •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1983),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in Elec-tronics, Washington, D.C.: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U.S. Congress.
  • Ranis, Gustav(1979),“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alter Galenson(de.),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6-262.
  • Schive, Chi(1990),Foreign Factor, Stanford, CA.: Hoover Press Publication.
  • Scott, Maurice(1979), “Foreign Trade,” in Walter Galenson(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308-383.
  • Zamora, Elizabeth and Jacob Kirchmer(2010),“Compensation costs in manufacturing across in dustries and countries, 1975-2007,” Monthly Labor Review,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