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解釋
陶器

陶器可說是史前人類飲食行為的產物,而飲食行為又和人群生活關係密切,所以陶器便成為反映人群性質的最佳物質。這即是考古學家為何常以陶器作為分析研究對象的原因。

矽酸體

某些植物透過水分吸收,將土壤中的矽酸累積儲存於細胞中,當植物死亡後埋藏於地下,雖然有機體的部分腐爛,但矽酸體仍然得以長久地保存於地層中。不同的植物或不同部位所形成的矽酸體形狀各不相同,研究者從地層中採集土壤,經由樣本篩選後,藉高倍率的顯微鏡觀察矽酸體的形狀及計量,便能復原古代當地的植物種類與數量。

石輪

石輪的外形似環狀物,中央孔狀,徑數十公分,因此被稱為「輪」,對其用途,有貨幣之說,但據考古出土脈絡顯示,應是房屋建築中用以立柱的基石。

石牆

石牆的高度約1公尺餘,整體似牆面,或在一面加工使而帶有兩個突狀物。

石柱

石柱是立於地面,長度在數公尺以上的大型柱狀石,頂部或表面可見人為加工。

發掘

發掘是考古學的專門用語,指的是使用嚴謹的學術方法去挖掘地下的考古埋藏。靠著如此方法所獲取的考古資料,日後才能進行科學性研究,以復原、分析、解釋人類的過去。在多數國家,考古發掘都受到法律規範,不可任意進行,研究者在發掘前亦須向國家申請許可。

生活形態的革命

農業被稱為人類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用以表示農業對人類文化的重大影響。至於第二次革命,則為18世紀以後的工業革命。

淇武蘭遺址

淇武蘭遺址位於宜蘭礁溪鄉的得子口溪旁,2001年因為河川疏濬工程而被發現,隨後經過大規模考古搶救發掘,出土極為豐富的考古遺物。本遺址的重要性在於這個村落曾經出現在17世紀以來的文獻記錄中,而且根據當時的人口與戶數調查,本村乃是當時北臺灣最大的聚落。因此,它對於認識古代原住民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考古資料。

曲冰遺址

曲冰遺址屬縣定遺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萬豐里,布農族萬豐部落北方約2公里處。自1981年至2004年,曲冰遺址歷經多次調查與發掘,出土成果相當豐富,遺址年代大約為距今3,600-1,070年前左右。曲冰遺址的聚落規模、埋葬制度及背後所反映出的社會結構與人群生活模式等,都提供了臺灣高山地區史前史研究的重要資訊。

打製樹皮布的工具

樹皮布打棒(Bark-Cloth Beater/Tapa Beater)為一種表面帶有排列溝槽的拍形石器。史前人類以這種石器在樹皮(例如構樹的樹皮)上拍打、搥氈以後,作成非紡織性的「樹皮布」。

岩棺

岩棺是將一個大岩塊從中打鑿出一個凹槽,或將岩塊整體打造成一個帶凹槽狀物,由於凹槽的長寬多和人身大小相近,因此曾被推測是埋葬死者的棺具。不過從多方證據顯示岩棺可能另有其他用途。

大坌坑文化

若干語言與族群的研究學者則推測他們是「南島語族」的祖先,考古學的文化和語言學的族群並不是一對一的對應關係。文化通常指的是生活方式;語族則是語言系統。例如過著同樣生活方式者可能包含一個以上使用不同語言的族群;或是使用同樣語言系統的人群可能彼此過著不同的生活方式。

多人群的移民

日本統治時期,著名的考古學者──鹿野忠雄──曾經將臺灣史前文化區分出七個不同的文化來源,包括亞洲大陸的華中、華北、華南,以及東南亞大陸與菲律賓等,此可謂是多人群移民的代表說法。

國定遺址

根據我國的文化資產保存法,若遺址具有重要性,政府主管單位應將之指定為國定遺址或縣/市定遺址,以獲得更妥善的管理與維護。根據法規,遺址的評估標準包括考古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考古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性、考古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同類型考古遺址數量之稀有性、考古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考古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以及具其他考古遺址價值者。

單石

單石是立於地面,長度多在1公尺以內的柱形石塊,有帶肩、帶槽或人形等各種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