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

老明信片的故事

陳宗仁

  對現代台灣人來說,明信片幾乎是快被遺忘了的書信工具,大概只有出國旅遊的觀光客或是明信片的收藏迷還能惦記著明信片。明信片是近代社會的產品,便捷的信息往來媒介,但若加上圖像,便成為趣味盎然的觀賞品。

明信片的起源

  明信片誕生於十九世紀的歐洲,世界上最早的明信片出現在1869年的奧地利(奧匈帝國),由於價廉、便利,很快地風行歐美各國,甚至隔了幾年也傳到亞洲來,1873年日本發行最早的「官製葉書(即明信片)」,1874年上海的「工部局書信館」也印製明信片,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是上海公共租界的管理單位,形同市政府,由洋人所辦,當時工部局書信館的明信片每張售價二十錢;1879年香港也首度發行明信片。因此,1870年代中國、日本已有明信片流通。
  最初,明信片只能在各國內部使用,1878年第二屆萬國郵政聯盟(Union Postale Universelle)大會在巴黎召開,會中協議國與國之間可以使用明信片,使得明信片更為風行,隔年日本亦發行所謂的「國際郵便葉書」。
早期明信片只有列印簡單的線條、花紋與說明文字,到了1880年代才有附加圖像的明信片,其中一面留白,可以書寫收信人姓名、地址,另一面則是圖像。同一時期,1885年萬國郵聯同意私人印製的明信片亦可作為信件使用,商人為求明信片的暢銷,配合當時攝影技術的發展,為明信片加上各類的圖像,內容廣泛,風土民情、人物肖像、現代建築、美術作品均成為明信片的題材,十九世紀末,這類圖像明信片也流行於中國,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則是圖像明信片(picture postcard)的黃金年代。

  對現代人來說,什麼時代以前的明信片才稱得上是「老」明信片,似乎頗難定義,由於國家圖書館目前收藏的這批明信片均屬日治時期,因此,本文所謂的老明信片即指此而言,亦即1945年以前,在日本、台灣出版的有關台灣的明信片,而此一時期的台灣老明信片,就全球的明信片發行史來說,正處於明信片在世界各地最盛行的年代。明信片是西洋產物,英文稱postcard,法文、德文或西班牙文的稱呼法均類似,即由post(郵寄) 與card(卡片)兩字合成,日本稱為「郵便葉書」,簡稱「葉書」,由郵政省發行者,又稱「官製葉書」;加印繪畫或相片者,稱「繪葉書」。一般明信片多為單片,另有「往復葉書」,即兩張明信片,收信人收到明信片後,再將其中一片寄給發信人,等於是回條之意。
Postcard一字中文譯為「明信片」,但近年來漸有人寫作「名」信片,溯其詞源,仍以「明」信片為宜。因為早在1896年清朝官方籌辦「大清郵政官局」,當時信件種類即有「封口信」與「明信片」之別,明信片之「明」似是相對於「封口」而言。

台灣的明信片小史

  台灣什麼時候開始有明信片?1860年開港以後,西方的商人、傳教士及外交人員均在台居住、活動,也許他們已從國外攜入明信片。台灣最早的現代郵政可以追溯至1888年(光緒14),當時福建台灣巡撫劉銘傳仿照西洋郵政辦法,在台北府城設立「郵政總局」,當時信件係以重量、途程遠近計價,似乎尚未發行明信片;1895年台灣民主國時期,安平海關麥嘉林(C.A. McAllum)印製甚多的獨虎郵票,唯未見明信片。從1895年開始,台灣由日本統轄,故台灣的明信片轉屬日本郵政系統,其發行、格式、稱謂均受日本影響。

  自1873年以來,日本已發行「官製葉書」,故1895年以後,台灣應有日本官方發行的明信片流通,至於私人製作的明信片尚不允許使用;雖然1885萬國郵聯已同意私人發行明信片,但日本遲至1899年才同意私人製的明信片可以寄往外國,隔年則頒布「私製葉書」的製作規定,開放民間製造,此時日本已佔台四年,故台灣最早的私人製明信片應在1900年以後才有。另外,郵便法在1900年閏八月八日才施行於台灣,故在1900年以前,台灣即使有人使用明信片,亦應是日本印製,由日本人帶來台灣使用,但數量可能不多。


  1902年日本發行最早的「繪葉書」,即「萬國郵便連合加盟二十五年紀念」,一套六枚,其後幾年,日本的「繪葉書」極為流行,如1904-05年間日俄戰爭爆發,日本遞信省發行以此戰爭為主題的圖像明信片,前後八系列、四十七種,引發民眾購買熱潮,每逢發行日前,徹夜排隊,等候購買。此後,日本官方、民間習於發行各種紀念明信片集,明信片迷亦在各地發起交換明信片的聚會,台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亦受此風潮影響。

5488館藏編號 5488, 台灣總督府始政十年紀念明信片之一,圖中為台灣原住民。

   1905年(明治38),台灣出現一場明信片的交換會,地點是在台北的丸中溫泉,可見日本的明信片熱傳到台灣。當年台灣總督府亦首度發行所謂的「紀念繪葉書」,紀念所謂的始政十週年(從1895年六月至1905年,日本在台統治已屆十年),其後每逢所謂的始政紀念日,台灣總督府會發行所謂的紀念繪葉書,另外,遇到一些重要事件,如1923年日本皇太子來到台灣,亦有紀念繪葉書。

  明信片按書寫格式有直式、橫式兩種,日治時期多屬橫式。發行數又有單片、雙片(即收件人可再寄回其中一片)的不同,甚至有連片的形式。至於郵資,有直接將郵票印上明信片,大部分的明信片未附郵資,須另外購買。

7446館藏編號 7446 台北生蕃屋發行的雙連片「高雄港全景」,此圖係手工上彩。(7446)

  就發行者而言,有官方發行,如台灣總督府,各級單位(如鐵道部、高雄市役所)、員工互助會等;有社會團體,如日本旅行協會台灣支部、日本葉書俱樂部等。私人多為書店、出版社發行,如台北的新高堂、生蕃屋、赤岡兄弟商會,高雄有南里商店等,甚至如台北的菊元百貨亦發行明信片。

日治時期的明信片,依其圖像粗細不同,可分為三類,影像最細緻者,屬照片製成的明信片,此類數量不多。其次則是用珂羅版印刷的明信片,此種卡片因未使用網版,圖像較細緻,但難以大量生產,大正時期漸為平版印刷取代,平版印刷的明信片,放大後可見明顯的顆粒。至於色彩方面,初期為黑白影像,後來使用植物與礦物染料,手工彩繪,此類明信片別有風味。1910年代開始有彩色明信片,初期的多色印刷並不如現今之分色製版,而是印刷過程中著色,色彩不自然,到了1930年代,彩色印刷才盛行。

當時明信片圖像來源主要有三類:

1. 取自照片:如使用森丑之助等人類學者拍攝的原住民照片。
2. 取自名家手繪風景,如吉田初三郎繪製的台灣各地鳥瞰圖、矢崎千代二
3. 、立石鐵臣、石川寅治等繪畫的台灣風景,甚至台灣美術展覽會的作品亦製成明信片。
4. 取自官方海報:如呼籲增產、「貯蓄三億圓」等海報,或博覽會的宣傳海報。

5276圖三 矢崎千代二的作品「台北龍山寺」5276

 

社會與攝影的對話

  歷史上的每一個時代都會有那個時期的藝術表現形式,反映了當時的政經氣氛、哲學思想或是集體的審美情趣,二十世紀初期風行於台灣的明信片即是一很好的例子。明信片是非常平民化的藝術,大量生產,任何人都可以廉價購得,很容易吸引人們的收藏,當時明信片的主題非常多樣,如名勝、美人、人物、建物、災害、事件紀念、動物、植物、藝術作品、風俗民情,容易引人注意、欣賞。明信片的流行其實是受益於攝影技術的發展。攝影誕生於十九世紀的歐洲,1840年代此項技術隨著歐洲人傳到東方,洋人紛紛在亞洲主要商埠設立相館,賣相片賺錢。十九世紀下半葉照相技術日益進步,到了二十世紀初,攝影已能表現出較豐富的社會內容。相片容易被人閱讀、理解,進而接受,對於攝影者來說,這是一個抒發個人感情,表達對藝術、人生或是政治問題的手法,對閱覽者來說,圖片是那麼真實、可信;對於統治者而言,則是喚醒公眾覺悟或者是文宣洗腦的工具,換言之,不管使用者的目的是什麼,攝影使得大眾傳播變得非常便利。

  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後,日本人對新領地台灣產生極大的興趣,為了統治台灣,新設立的台灣總督府固然設立各種機構,對台灣的風俗、民情進行調查,除了文字資料外,亦留存甚多攝影照片,這些照片或是存檔,或是刊於官方出版品,當然有些變成明信片上的圖片。同一時期,日本學者亦受政府委託,或出於研究興趣,先後來台調查,如伊能嘉矩、鳥居龍藏、森丑之助等人,均留下甚多文字與圖像記錄;日本商人亦視攝影為時髦商品,來台開寫真館,在台拍攝照片賣錢,這些照片亦會製成明信片出售營利。

  大約在二十世紀前三、四十年,台灣官方與民間基於各種不同目的,競相發行明信片。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與當時台灣人與日本人樂於購買明信片有關。當時的攝影技術雖較上一世紀成熟,但仍不普遍,當時人買明信片,與其說是為了通信,不如說是為了明信片上的圖片。對日本人來說,台灣是個新奇的領土,島上的南國風光令日本人感到好奇,來台工作或遊歷的日本人可以買些明信片寄給家鄉的親朋好友,作為紀念。而對台灣人來說,明信片同樣是時髦的商品,加上當時旅遊的風氣並不普遍,明信片上的都市建築或是原住民的人像、服飾,同樣引人注目。人們不再仰賴道聽途說,而是可以依靠影像見到寫實的景物。

古今之變

  目前國家圖書館典藏的日治時期明信片總數約有四千餘張,內容極為多樣,有台灣漢人、原住民的人像照、傳統的風俗習慣、清末舊街,也有二十世紀的新式街道、歐式建築,或是巨大的客輪,各地的博覽會等,反映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台灣風貌,不過內容雖多,卻大致圍繞著兩個主題:日本人眼中的奇風異俗與殖民地建設成果的宣揚。


  現代人要以怎樣的心情欣賞這些老舊明信片,也許有人喜歡這些明信片圖像中特有的美感,一種消逝的、不復見的情懷,但又好像與兒時記憶有些糾葛;有些人特別喜愛使用過的老明信片,數十年前的某人在明信片留下一些私人訊息,讓後代的人們有種窺探當年生活的樂趣;又或者有些人是為了學術的目的,想在老明信片的圖像中找到蛛絲馬跡,探索無言的前塵舊事。影像中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整個時空環境早已改變了。明信片是種無名的藝術,是某個時代、某個區域人們的集体趣味,它們曾經是某個個人的私有物,但它們的風格是屬於那個時代。置身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撫視著泛黃的老明信片,是否會想在一張張的影像間拼湊出上一世紀的風華容顏。用影像解讀歷史,用歷史解讀影像,老明信片留待讀者們的品味與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