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與建築工藝

一、拼板船與獨木舟

  臺灣四周環海,靠海居住的原住民應該擅於利用海洋,只是臺灣西半部平原地區的原住民漢化已久,他們是否使用船隻,其船隻形式為何?已不可得知,僅留下一些文獻記載以及現存「艋舺」之類的地名。如十八世紀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記載噶瑪蘭族的船:「蟒甲,獨木挖空,兩邊翼以木板,用藤縛之;無油灰可?,水易流入,番以杓不時挹之。」

  臺北、雞籠的原住民亦使用艋舺,清代的文獻《海東札記》描述:「關渡門……番民往來,俱用蟒甲。蟒甲者,刳獨木為舟也,大者可容十三、四人,小者三、四人,划雙槳以濟,蠻奴習焉。雞籠內海所製最大。於獨木之外,另用藤束板輔於木之兩旁,可容二十五、六人。」

  日月潭的邵族也使用艋舺,如《東征集》載:「蟒甲,番舟名,刳獨木為之;划雙槳以濟。大者可容十餘人,小者三、五人。環嶼皆水,無陸路出入,胥用蟒甲。外人欲詣其社,必舉草火,以煙起為號,則番刺蟒甲以迎;不然,不能至也。」

  上述文獻中的艋舺、蟒甲都屬於獨木舟,即是用單一樹幹鉋空而成,通常是使用樟木,船隻有的可乘三、五人,大的甚至可坐一、二十人,或更多。這些船均使用人力划槳。以邵族為例,在日月潭環湖公路未開築前,船是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獨木舟可能是較為原始的造船形式,達悟族的拼板船則顯得比較複雜,需要較高的造船工藝。達悟族的船有龍骨,船身由二十餘塊木板拼合構成,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材質的樹木,船板縫則填入植物纖維,防止漏水。船隻有大小之別,小的拼板船由一人或二人駕舟,大船則可乘八人、十人不等。船隻完成後,又分雕刻與不雕刻,凡是雕刻的新船必須舉行下水典禮,即習稱的船祭,族人著正式服裝,典禮進行時,橫眉怒目,大聲斥喝,以驅除惡靈anito,此一情景常成為攝影者捕捉的焦點。

  二十世紀初期,達悟族與日月潭的邵族還使用傳統的舟船,引起人類學者的重視,因此,留傳至今的臺灣原住民船隻影像,亦以這兩族為主。本類圖片有十九張,達悟族的拼板船有五張,排列於前,其餘則是邵族的獨木舟。

二、傳統的搬運方式

  臺灣原住民搬運貨物,除居住在平地的阿美族使用牛車外,大部份均採人力搬運。搬運的方式不像漢人用肩挑擔,他們係以頭頂物、以頭背物,或者以雙肩背物等方式。平地的原住民用頭部頂物,山區的原住民則多使用背物的方式,用頭背物的時候,就用繩索繫於籃筐兩端,繩索再置於額頭,常見於山區的崎嶇小徑。

  裝載東西的籃簍都是用籐、竹等天然物編製,臺灣各地均產竹子,竹材成為原住民主要的編器材料。籃簍的器形,或作圓柱狀,或作圓錐狀,目前部份原住民仍使用類似的編器,只是材質改成塑膠,但籃子的形狀與背法仍沿襲傳統。
籃簍之外,另有背架,可以裝載人或物品。

  本類圖片有十二張,主要為用頭背物的圖片。

三、住屋、縠倉及瞭望臺

  傳統原住民的生活是以聚落為中心,聚落的形式有散居、集居的不同,以泰雅族為例,他們多散居,聚落戶數不多,在險峻的山區,尋找坡度較緩的山坡面建立屋舍,聚落常分布在溪流兩側的山坡平地。原住民選擇居住地,通常會注意該地是否便於農業耕作、適於防禦、以及水源的取得,然後占卜,如吉,就選定該地居住。

  清代文獻《臺海使槎錄》描述南部平埔族群的屋宇:「築土為基,架竹為梁,葺茅為蓋,編竹為牆,織蓬為門。」他們建築的方式是「每築一室,眾番鳩工協成;無工師匠氏之費,無斧斤鋸鑿之煩,用刀一柄,可成眾室」,另外設有穀倉,「亦以竹草成之,基高倍於常屋。下木上簟,積穀於上,每間可容三百餘石;正供收入,遞年輪換。夜則鳴鑼巡守,雖風雨無間也。」

  上述一段文字中提到原住民的屋宇是以竹為梁柱、牆面,屋頂則蓋茅草。原住民搭蓋房子時,是族人共同參與,並沒有特別的建築師或工匠,甚至建築工具也非常簡單,只有用刀而已。在屋宇之外,又有穀倉,據描寫,這種小屋倍高於住屋,「下木上簟」指的應是干欄式建築。這是十八世紀初有關原住民建築的描述,二十世紀初的臺灣各地原住民的建築形式似乎仍與上述的描述類似。

  原住民築屋的過程大致按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是集材,將揀拾或砍伐的樹幹、竹子進行整理、聚集,其次是整地,建屋時,先樹立樑柱、建築牆面,最後則蓋屋頂。臺灣原住民的建築形式相當多樣,如以建築基地與地面的關係來看,可以分為豎穴式(即屋內地板低於地面)建築,如蘭嶼的達悟族家屋,泰雅族、布農族亦有此種建築形式;地上式(與地面同高),及干欄式(即高於地面),如原住民的穀倉、會所,這種架高的形式主要是為了防潮、防蟲。

  原住民選取建築材料均係就地取材,如竹子、樹木(木柱、木板)、石頭(石板、石磈)、茅草、籐等。屋內通常沒有隔間,設有床、爐灶、獸骨架,屋外有前庭、圍牆等。家屋是原住民主要的建築,在家屋之外,另有穀倉、瞭望臺及會所。會所又稱公館、公廨,是部落的公共建築,集體議事的地方。

  日本佔領臺灣以後,為了加強對原住民的統治,試圖將散居的原住民集中居住,位於山區的聚落則移至山下。1926年,臺灣總督府施行「蕃人移住十年計畫」,整併數個部落合成一個集住區,即所謂的「集團移住」。此外,並引進新的建築方式。

  本類圖片共有六十三張,有兩張築屋過程的圖片相當珍貴,排列在前,其餘按族別排列,主要有泰雅族、邵族鄒族布農族排灣族卑南族、達悟族等。圖像內容可見到各族聚落與大自然的關係、聚落的面貌、家屋(竹屋、木屋、石板屋)、家屋內部、干欄式的穀倉建築、瞭望臺建築、會所建築。還有所謂的新式的「改良蕃屋」。